提前祝香港的朋友,圣诞快乐

Observing (Deep Sky) - 星雲、星團、星系攝影及觀測

提前祝香港的朋友,圣诞快乐

文章

Simpleasure » 2010-12-19, 20:08

这个圣诞树星云,是第一次常识性拍摄,累计曝光了2小时。这个星云很暗,我的设备,累计至少4小时以上估计才会有效果。
虽说是不成功的作品,但是依然希望藉此照片,提前祝社长和香港的星友,圣诞快乐。
目标:NGC2264
时间:2010年12月4日
地点:天津蓟县下营镇
镜子:FSQ85ED 焦距=450mm 焦比=F5.3
赤道仪:HEQ5PRO
相机:佳能500D(Baader BCF moded by musicworm)
导星:wenjia60220+QHY5
曝光:ISO800,单张15分钟,共9张,累计2.25小时;暗场6张,平场20张
附加檔案
NGC2264-1000.jpg
NGC2264-1000.jpg (684.55 KiB) 被瀏覽 3792 次
頭像
Simpleasure
 
文章: 87
註冊時間: 2010-02-01, 23:16
來自: 中国 北京

Re: 提前祝香港的朋友,圣诞快乐

文章社長 » 2010-12-19, 21:52

首先跟簡單兄拜過早年,祝新一年萬事如意,出動就會是晴天  :mrgreen:

看到簡單兄的作品,真是進步神速了,而器材也升格了 :lol:

我上次在西藏拍的照片也有這個聖誕樹在裡面,但好像表現力一般,這星雲好像不好拍的:

viewtopic.php?f=17&t=549

你的照片只用ISO800比已比我的好得多了,想問簡單兄能否大概講講一般你的後期處理流程及所用軟件?

而我的相機因為是5D Mark II,很多時有個壞習慣直接推上ISO6400拍,因為的確用MaximDL量過動態範圍,比ISO1600優勝點的,不知是否正確...  :roll: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提前祝香港的朋友,圣诞快乐

文章Simpleasure » 2010-12-20, 21:40

社长好,王伟豪的《星野摄影》介绍的比较清楚,深空摄影,我们需要关注的是累计在CCD上的光子总量,而ISO是没有任何价值的,ISO只是通过相机的内置放大电路,来放大信号强度,以适应我们的肉眼视觉。但是累计的光子总量不会改变,也不会增多。
这样说的话,其实我们跟全世界任何深空星友介绍自己的作品的时候,只要告诉他,你的望远镜焦比是多少,累计曝光时间是多少,就可以很明白的横向比较总的光子累计。
关于ISO如何运用的问题,很多人有很多说法,有人提倡低ISO,单张尽量时间长,有人提倡高ISO,短单张,多拍摄张数。
而我的经验是,500D这样的相机,ISO800是合适的值,最高也可以用到1600,再高不提倡。像5D2这样的相机,如果我用的话,我会用ISO1600,最高不超过3200。当然,也需要根据所拍摄的目标的类型和明暗,适当的调整ISO。如果是比较亮的星系,可以低ISO,如果是比较暗的星云,可以适当提升ISO。
后期处理,我其实还处于入门摸索阶段。一般我就是通过色阶和曲线,做整体的亮度的提升,当然是非常细微的、不断的、渐进的那种调整。这张很暗的星云,星云独立加强术是需要的。这个可以参考rao兄的一篇文章:http://202.133.248.90/roger/other/doc32.asp,这个处理的方法,我还不精熟,需要不断的尝试,才可以使星点更自然。
頭像
Simpleasure
 
文章: 87
註冊時間: 2010-02-01, 23:16
來自: 中国 北京

Re: 提前祝香港的朋友,圣诞快乐

文章社長 » 2010-12-20, 23:23

關於你提到的ISO,在Cloudynights上有類似的看法,但並非一面倒,反而是眾說紛紜。

按理這是我的老本行,應真的花點時間去消化一下,目前大致上我稍傾向於高ISO。以5D Mark II計,1600是起點,ISO800或以下是浪費時間。那次在台灣拍完後,剛好到台灣大學的墾丁天文台有點公事要辦,請那裡的科研人員幫我分析一下,結論是同一晚前同樣器材前後十來分鐘之內拍攝的照片比較下,ISO6400 x 2.5分鐘比ISO1600 x 10分鐘的影像要好些。雖要多拍幾張降低雜訊,但總曝光時間還是少了。

後期處理的確要多花點時間鑽研一下,看我剛拍的市區獵戶深空就是一個例子,整形前後判若兩人:
viewtopic.php?f=17&t=621

或許12月底我再到台灣拍一星期後,便會儲齊春夏秋冬一個週期的一小批深空照,待我的辦公室安頓好後,進台合適的電腦一次過做好後期處理,作個小結。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回到 觀測 - 深空及星野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3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