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处理出的 Milky Way

Observing (Deep Sky) - 星雲、星團、星系攝影及觀測

Re: 最后处理出的 Milky Way

文章

Nebulas » 2010-12-14, 01:19

15和24相差很大的。前者对角线角度大概135’,24的不会超过80'吧!这个头打到8拍银河,日食效果应该壮观!短变焦的影响不是太明显,可以考虑进。社长说到的问题,我就不推荐24/2了!有了这个鱼眼,不如再就上28/2的了。
以前看书学天文,后来用望远镜学习天文,现在用纸笔想象天文!
頭像
Nebulas
 
文章: 1927
註冊時間: 2010-04-08, 12:36
來自: Wuhan, Hubei Province, P.R.China

Re: 最后处理出的 Milky Way

文章社長 » 2010-12-14, 01:41

說到這裡,開始對你的蔡斯動心了,若真的動心了,FC76 跟蔡斯交換再補錢...... :oops:

以35全片幅計,從前我個人最喜歡的幾個焦段是300、180、35、15、8,以下兩張星野是以Nikon 16/2.8及俄頭16/2.8拍的,曝光45分鐘,海爾波普彗星是以Nikon 35/2拍的,都是菲林年代的了。50至105這個焦段我認為很尷尬,所以不選。

近年對35的觀感有些改變,尤其是手上用了一段時間的Ricoh GR Digital後,雖然很少用來拍星,但那次在西藏用24來拍銀河後,發現24至28比35更合個人喜好,但28還是跟之後出的8-15 Zoom有些重疊,反而會否讓我重新考慮35這焦段,始終這事上有些糾結。
附加檔案
Scan168_resize.JPG
Scan168_resize.JPG (141.75 KiB) 被瀏覽 7150 次
LQ01.JPG
LQ01.JPG (129.92 KiB) 被瀏覽 7150 次
LQ03.JPG
LQ03.JPG (117.41 KiB) 被瀏覽 7150 次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最后处理出的 Milky Way

文章社長 » 2010-12-14, 02:35

Distagon 21mm f2.8,收至f5.6下的星點測試:

http://www.flickr.com/photos/hiroc/4216 ... otostream/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最后处理出的 Milky Way

文章Nebulas » 2010-12-14, 12:21

没问题!这次算是我让你“中毒”。我也希望社长按捺添购新镜头的欲火,始终认为一个潜心的人不会三短两长,留过五枚头!你看何时要我就即时发来,接环上去,屏上可放大对焦。用完后,根据北京朋友们的看法,我想你会惊讶的,到时你再定度。近两年前买这个头虽不便宜,但自己却没太爱惜,为对焦和一虫子入内在京精修过一次,之前发过照片给你看了。当下全新一代货在港应维持在六千左右,比两年前上市便宜了近三成多吧,一代已停产,不知香港新货市场是否好寻。尼康105没用过,据说是只有德国风格的廉价头。我喜欢85以下任一焦段,但绝不用变焦。35是我直觉上的最爱,自己理想用的一套相机是:Leica M6+35/1.4 Summilux! 但我的AI35/1.4在F4-8光圈下都打不过25在F2,8所拍后裁成等大的照片,这才是我被蔡司震住的原因。让我不得不回想起无忌上写77条军规的人说的大致话,光学中日系在德系面前永远是上不了正席的狗肉!价位相当的24/1.4L遇到蔡司21,我想不到任何异样结果!
以前看书学天文,后来用望远镜学习天文,现在用纸笔想象天文!
頭像
Nebulas
 
文章: 1927
註冊時間: 2010-04-08, 12:36
來自: Wuhan, Hubei Province, P.R.China

Re: 最后处理出的 Milky Way

文章Nebulas » 2010-12-14, 12:41

蔡司之所以叫蔡司,就是“款款精湛”!标镜和85拍星座又是很好的选择,当然我对蔡司新款ZF的1.4标镜评价又相当低!Contax时代21的大尺度锐,25的色彩诡异,35的非球面,85/1.2的柔美,55/1.2是相当贵的标镜,现在能有的新货肯定不下六七万,比莱卡0.95标镜还卖座!蔡司还能给莱卡娘娘做一款完全看不到发弯的15焦短鱼眼,市价可抵社长的203!我自编了有句话叫:蔡司是王,莱卡是后,宾得是官,尼康是将,佳能则是太监!
以前看书学天文,后来用望远镜学习天文,现在用纸笔想象天文!
頭像
Nebulas
 
文章: 1927
註冊時間: 2010-04-08, 12:36
來自: Wuhan, Hubei Province, P.R.China

Re: 最后处理出的 Milky Way

文章社長 » 2010-12-14, 14:07

Nebulas 寫:让我不得不回想起无忌上写77条军规的人说的大致话,光学中日系在德系面前永远是上不了正席的狗肉!


我個人還是很抗拒這類口號,從買203APO、今年七次到3000米上觀星,日全食日環食都站在月球的影子下成功觀測,到現在籌借建自己的西藏天文台,到今天也沒有到處發表語錄。

拍其他東西我不懂,但純以拍星野來說,我很懷疑是否可以單純以日系德系的去分,正如我否定攝星一定要用哪個品牌赤道儀或望遠鏡一樣,很多事情根本不可能這樣籠統的去分。

那些十多廿萬一枝35mm片幅的鏡頭,若只作拍星用,我的更秀優方案是找Dr Massimo Riccardi 幫我設計及磨制好了,應會更便宜。

我現正安排台灣或西藏的行程,鏡頭一事稍後和你協商一下..... :roll: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最后处理出的 Milky Way

文章Nebulas » 2010-12-14, 18:20

社長 寫:
Nebulas 寫:让我不得不回想起无忌上写77条军规的人说的大致话,光学中日系在德系面前永远是上不了正席的狗肉!


我個人還是很抗拒這類口號,從買203APO、今年七次到3000米上觀星,日全食日環食都站在月球的影子下成功觀測,到現在籌借建自己的西藏天文台,到今天也沒有到處發表語錄。

拍其他東西我不懂,但純以拍星野來說,我很懷疑是否可以單純以日系德系的去分,正如我否定攝星一定要用哪個品牌赤道儀或望遠鏡一樣,很多事情根本不可能這樣籠統的去分。

那些十多廿萬一枝35mm片幅的鏡頭,若只作拍星用,我的更秀優方案是找Dr Massimo Riccardi 幫我設計及磨制好了,應會更便宜。

我現正安排台灣或西藏的行程,鏡頭一事稍後和你協商一下..... :roll:



哈哈,当然当然! ZF 都是 日本 cosina 代工的。

发个片子给你看看, D3000 + ZF 25 拍的,下面的原片未作任何修改。
f.jpg
f.jpg (133.29 KiB) 被瀏覽 7138 次
g.jpg
g.jpg (53.76 KiB) 被瀏覽 7138 次


仔细看看这张的月亮:

h.jpg
h.jpg (66.16 KiB) 被瀏覽 7138 次


i.jpg
月面放大
i.jpg (38.55 KiB) 被瀏覽 7138 次


我想这个就是我喜欢的镜头。
以前看书学天文,后来用望远镜学习天文,现在用纸笔想象天文!
頭像
Nebulas
 
文章: 1927
註冊時間: 2010-04-08, 12:36
來自: Wuhan, Hubei Province, P.R.China

Re: 最后处理出的 Milky Way

文章Nebulas » 2010-12-14, 18:22

社長 寫:
Nebulas 寫:让我不得不回想起无忌上写77条军规的人说的大致话,光学中日系在德系面前永远是上不了正席的狗肉!


我個人還是很抗拒這類口號,從買203APO、今年七次到3000米上觀星,日全食日環食都站在月球的影子下成功觀測,到現在籌借建自己的西藏天文台,到今天也沒有到處發表語錄。

拍其他東西我不懂,但純以拍星野來說,我很懷疑是否可以單純以日系德系的去分,正如我否定攝星一定要用哪個品牌赤道儀或望遠鏡一樣,很多事情根本不可能這樣籠統的去分。

那些十多廿萬一枝35mm片幅的鏡頭,若只作拍星用,我的更秀優方案是找Dr Massimo Riccardi 幫我設計及磨制好了,應會更便宜。

我現正安排台灣或西藏的行程,鏡頭一事稍後和你協商一下..... :roll:



No Problem!

我的镜头好像改得更强了,25的无穷远是一代设计的时候的弊病。

25mm 在显示屏上都能看到农历十四月面的模糊效果。
以前看书学天文,后来用望远镜学习天文,现在用纸笔想象天文!
頭像
Nebulas
 
文章: 1927
註冊時間: 2010-04-08, 12:36
來自: Wuhan, Hubei Province, P.R.China

Re: 最后处理出的 Milky Way

文章社長 » 2010-12-14, 21:32

若認識一些二手店的老闆就好了,一個晚上試它十來廿枝鏡頭,馬上便可解決問題 :mrgreen: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最后处理出的 Milky Way

文章Nebulas » 2010-12-14, 22:47

社長 寫:若認識一些二手店的老闆就好了,一個晚上試它十來廿枝鏡頭,馬上便可解決問題 :mrgreen:

以后你也不妨在此代为易手好了,专捡我们聊到的那几个,出了片肯定好卖!话说回来,镜头一晚上用三四个会心杂了,回头你会发现相片细节太多问题!我在虎跳峡那晚用了16拍就没换。25好像是有性情的一个镜头,有时我都难控制好!多数人在数码相机下没有裂像,不好对焦!我一贯像玩ALPA一样测距拍,奇怪的是的空间上还算失误很少。
以前看书学天文,后来用望远镜学习天文,现在用纸笔想象天文!
頭像
Nebulas
 
文章: 1927
註冊時間: 2010-04-08, 12:36
來自: Wuhan, Hubei Province, P.R.China

Re: 最后处理出的 Milky Way

文章社長 » 2010-12-14, 23:03

我個人來說,拍星野深空要三個鏡頭兩枝鏡夠了,一枝數百毫米拍廣角的,一枝近二千拍星系及小星雲的,另外180至200、8-15、然後一枝35上下應可以了,否則再減一枝,用以24配180可以了,一晚應不會換來換去。

可以這樣說,若西藏的自動化天文台啟用後,我以後只會用鏡頭拍星野,數百毫米以上的交機器去做吧,那我可以回復自我真性情了。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上一頁

回到 觀測 - 深空及星野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4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