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in 寫:那么靠近啊!那我若去中大的话就一定要常去星河逛逛。大家交流交流,必须的。
記得自備購物袋
若你購物滿100萬元,可獲一次瘋狂遊戲,一分鐘內推著購物車隨便拿
Robin 寫:大一就当上社长了?看来社长你的交际手腕很强

我完全不懂交際,到香港最大的地產集團新鴻基總部談馬灣大陽塔項目,完全圍繞技術問題,而且還堅持底線要收50%訂金,人家說上千個供應商從沒這要求,但最後我還是成功了。到西藏對著一班地方官員,我還是滴酒不沾,至少暫時要實行的項目,還沒遇上阻力。在香港、台灣、內地東西亞,從事這麼多項目,有小的有大的,但總計10年來,好像才跟一位校長吃過一頓30元的快餐,兩位校長喝過一位檸檬茶,大家都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也許是際遇吧,後來中大把天文台交我也是際遇,當然我後來把它發展成白鷺湖,也不負他們厚望。
我在香港仔工業學校唸了五年,在哪裡跟認識了天文的啟蒙老師。後來會考放榜,升讀預科想轉轉環境,同時獲皇仁書院及英皇書院收了,當時的面試都很簡單,數分鐘而已。
在皇仁書院,拿著成績單到校長室,第一句問我家住南區,到銅鑼灣上學會否太遠?第二句問我有什麼愛好,知道是天文後,便約定了日後當他們的天文學會會長。然後便問我手上有沒有小量現金,買了幾個8毛錢的校章便離開了。
在英皇書院的面試也很簡單,主題還是圍繞著天文,之後入讀英皇,開學那個月便以”外校生”空降,出任天文學會會長,其餘都是歷史了。當年讓一位中四的學弟很不高興,他只能屈就副會長。但事隔二十年,他本身也當了一所著名學校的副校長,現在跟他合作一個很大的天文項目。
當年跟家裡最大的矛盾,是預科不選皇仁、大學不唸醫科。但我還是有點”性格”的,其中最有趣的一幕,是開學後穿著英皇校服,在兩位身高1.83m,貎似張飛關羽的同學陪伴下走進皇仁書院校長室拿回我的成績單,被人家怒目而視的
其實當年的英皇書院預科畢業生成績很不俗,八成多學生入讀大學,好像是香港最高,另外不計美國名牌大學,有6位拿奬學金到牛津,上了南華早報頭條,生物班27位學生有25位入讀港大醫學院。
當然以香港的八股教育制度來說,中學成績並不反映一位學生的學術及智力,最多只能審視那位年青人十多歲時生活態度。我的確聽過一些已屆中年的人,本身有雙碩士學位及身居要職的,在轉工時新公司要求看其會考成績。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