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張爛馬頭

Observing (Deep Sky) - 星雲、星團、星系攝影及觀測

上一張爛馬頭

文章

社長 » 2011-03-07, 11:32

新電腦進來,慢慢處理去年在台灣拍的深空,檢視得失,也是一種學習過程,以作下一步改善。另外也可以用這些失敗之作,配合高速電腦作後期處理實習。

正如09年203APO回來後,David在七月份教我如何拍LRGB行星照,之後花了兩個月時間,拍了十次然後初步掌握技巧:

viewtopic.php?f=16&t=43

拍深空的路途更漫長,自1999年放下深空拍攝後,09年末購入Canon 5D Mark II,之後又改造了APM-TMB 105/650 的接環,但到台灣拍攝時才發現做錯了一些細節,過程中也讓我深切體會了後焦點、焦平面準直等重要性。

以下是一張爛馬頭,很多拍深空的致命問題都出現了,焦平面不準直、後焦點不準確、濾鏡造成的內反射問題…….  :oops:

從菲林年代跨越到數碼年代,我放下了攝影10年,現在真的要花三兩年時間把新技術掌握好。

拍攝數據:
2010-03-18 (20:07-21:27)
Canon 5D Mark II
ISO1600 x 5min x 15 frames = total 75min
無平場無暗場
台灣合歡山小風口
LPS濾鏡 (P2? V4?)
附加檔案
2010-03-18 Horsehead ver1 crop.jpg
2010-03-18 Horsehead ver1 crop.jpg (472.83 KiB) 被瀏覽 7450 次
2010-03-18 Horsehead ver1.jpg
2010-03-18 Horsehead ver1.jpg (512.43 KiB) 被瀏覽 7450 次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上一張爛馬頭

文章Simpleasure » 2011-03-24, 22:55

其实不烂,以我的经验,社长无需2年,1年足以。
关键是“游戏人生”的态度要改改。哈哈。
为什么器材商不可以好好拍摄?我搞不懂。
頭像
Simpleasure
 
文章: 87
註冊時間: 2010-02-01, 23:16
來自: 中国 北京

Re: 上一張爛馬頭

文章社長 » 2011-03-25, 00:34

Simpleasure 寫:关键是“游戏人生”的态度要改改。哈哈。
为什么器材商不可以好好拍摄?我搞不懂。


香港和內地文化不一樣,我們不信奉集體主義,人家喜歡遊戲人間是人家的事,人家喜歡燒香拜佛也是人家的自由,我們不會去評價對與錯,也沒有人有任何資格叫人家去改態度,每人做好自己,能夠各家自掃門前雪,天下已太平了。

就我的家族而言,三代同堂有信奉摩門教、有燒香拜佛、有基督教、有天主教,也有無神論的,但大家和平共處,從不對對方的信仰有任何意見。

就Astrocafe而言,我跟David交往8年,我好像最近一兩年才知道他尚未成家,也不知道他的信仰如何,因為那是人家私事。

論器材商為何不好好拍攝,其實從命題來說已經有了答案。既然把人家定位為器材商,那人家以從商角度去行事也很合理,對吧? 既然我賣的Paramount比同期市場上的EM200還要賣得好,賣的APM折射鏡營業額又比同期市場上賣的高橋要多,那我是否尚需要用拍攝去證明什麼?

若把我定位為愛好者,那又回到上述所說的個人價值觀等問題了。
最後由 社長 於 2011-03-25, 01:47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上一張爛馬頭

文章社長 » 2011-03-25, 00:45

另外告訴你一個事情,為Astrophysics設計Riccardi Honders攝星儀的這位Dr Massimo Riccardi,他本身不搞天文攝影的,也絶少目視觀測:

viewtopic.php?f=13&t=92

我也認識一些營業額達10億元以上的營銷人員,口才十分差,樣子不討好,還私下告訴我自己最討厭公開演講,更絶不喜歡 cold call。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上一張爛馬頭

文章Simpleasure » 2011-03-25, 08:39

看来我的话引起了社长的误解,我为我的词不达意抱歉。
内地也不全是群体主意的信奉者。中国也有句老话,人各有志。
頭像
Simpleasure
 
文章: 87
註冊時間: 2010-02-01, 23:16
來自: 中国 北京

Re: 上一張爛馬頭

文章社長 » 2011-03-25, 10:22

簡單兄沒事的,我佷尊重你們幾位同好矢志不移的要拍好深空,從你們的簽名檔已看到這種決心。只是人各有志,而且每人的發展歷程也不一樣,只能從整體去看。

我可以說,無奈每個人一天只有廿四小時,我也不是含著金鎖匙出生的,在有限資源下,若我集中精力拍深空,你看到我現在成就了的很多事,都不會發生。

正如我不斷測試器材,其實就在是備戰,包括最近購入的Dell i7 core電腦,以便一旦投入這件事上時能以最短時間把最後一步(出圖)完成,例如這張照片沒怎麼樣,但至少在香港不多人拍出這個樣子,但測試完畢後,下次移師到合理地點便可大放異彩:
viewtopic.php?f=17&t=621#p6177

相信你也清楚在四五千海拔零下七八度拍攝是如何刻苦的,但有需要時,我還是能勝任的:
viewtopic.php?f=17&t=549#p5316
viewtopic.php?f=17&t=551#p5348

有一段歷史自小對我便很有啟發性,中途島戰役時日本傾盡全力,出動全國幾艘航空武艦攻擊美國的航空武艦,以奪取太平洋制空權。但事敗後,美國便一口氣多造15艘出來,也決定了日後世界格局。可以說,美國在生產力及備戰上從沒放鬆過,須要動手時,便會展示出真正實力。

不要忘記白鷺湖天台這台鏡,是我17歲入大學時,赤手空拳花了三個月造出來的。當我人能夠不時跑上四五千海拔,器材也準備充足,欠的只是一些後期處理經驗吧。
附加檔案
LQ23.JPG
LQ23.JPG (107.07 KiB) 被瀏覽 7398 次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上一張爛馬頭

文章Nebulas » 2011-03-25, 14:20

事实上拍得还不错,是否是色彩调整的时候偏亮了一点,其实这个星云偏紫色一点,多点淡淡的云气的话,表现就是非常好的了。

最近一阵子很多朋友的星云叠加得有些像 icecream、凝聚状态,事实上淡淡的表现或许更好。
以前看书学天文,后来用望远镜学习天文,现在用纸笔想象天文!
頭像
Nebulas
 
文章: 1927
註冊時間: 2010-04-08, 12:36
來自: Wuhan, Hubei Province, P.R.China

Re: 上一張爛馬頭

文章社長 » 2011-03-25, 14:50

其實當我說自己哪張照片是爛或垃圾時,就是說我沒有用心去做後期處理,也讓大家不要用這照片去評估我當時的器材或技術。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回到 觀測 - 深空及星野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4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