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大家都是勞工家庭背景,沒有什麼錢可以花,材料都是很簡單但可用的,於是大家分工合作,這位同學到灣仔春園街請玻璃店開十元一片的半寸厚圓玻璃回來,哪位同學到港昌行買金鋼砂。
經歷半年苦幹,到暑假期間初步完成拋光,老師著我們把精心製作的主鏡送往鍍鋁,然後用水喉膠管等裝起來。興高采烈的把望遠鏡抱回家看看,金星不能成像、月面一塌糊塗的

之後上了大學,親手重建了當時中大,即後來白鷺湖天文台的一噸重30公斤反射鏡,其至出來工作後有機會接觸一些高端望遠鏡等,但心裡總是忘不了哪台塵封以久的小牛頓鏡:鏡筒早已不知去向,但我相信總有一天要把主鏡重新拋光,把它裝起來用用。
數年前開始全時間發展天文,個人時間控制彈性大點,於是倒了個瀝青模,花了廿多小時把當年遺留下來的砂眼及刮痕拋掉,然後從電腦找出91年尚在大學時代,用C++編寫,在DOS環境下運算的程式,配合Couder Mask及連動式刀口儀把拋物面鏡修正至PV 1/11波長。
但創業路並不平坦,期間接連的挑戰、工作等讓我靜不下來,終於又隔了數年,直至前年才有機會把望遠鏡組裝起來。鏡筒是採用2003年星河科研社首次推出貼牌生產望遠鏡時鏡管,上面印有星河科研社商標,調焦筒用羽毛2008型號,配合電子調焦,當時Starlight Instruments還再三問我,那個5.5寸直徑的調焦座曲底是否有誤,大概他們從沒遇到客人會在一台100牛頓上用羽毛調焦吧。再換上德國訂回來的 1/20波長增反射率副鏡,再以Hotech激光較正器調校光軸,整台鏡大功告成。
踏入梅雨時節,天氣一直不穏定,但安耐不住還是把鏡正式開光了,繼上週的開光照外,昨天又把望遠鏡架到203APO及派拉蒙上拍了些照片。
viewtopic.php?f=20&t=853
近30年的夢,今天成真了 - 只是我當年絶無想過會用203APO、Paramount ME去承這台鏡,也沒想過會把Canon 5D Mark II Mod及電子調焦接到這鏡上。始終,一台100牛頓能力有限,但那種滿足感郤是無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