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verse24 寫:是的,当晚也有借友人的550D在ISO1600,f/3.5下拍摄,照片挤满了星星(因是冬季银河的关系)。那时我就体会到目前数码单反所带来的效果可以是如此惊人的...
以前(甚至今日)很少人使用木板赤道仪,那或许因为感光还不够高、镜头须锁光圈(以达到好素质的照片)...如今可以在ISO1600,甚至ISO6400拍摄,以广角镜头配木板赤道仪,个人感觉是大有作为的,也可以让人体会到追踪摄影的必要,以及一个好的赤道仪是不可少的,有种抛砖引玉作用吧,我是这么认为的。
談到單反,我另一個思索的問題是,以今天單反的發展,其實跟冷凍CCD差距有多遠。
我跟SBIG的合伙人及技術總監Dr Alan Holmes談過,他很輕描淡寫的告訴我,若單反的像素是冷凍單色CCD的不半大小,那兩者的像質上不會有明顯分別。而歐洲的著名攝影師Johannes Schedler也論述過若在每像素1"的取樣度下,兩者非常接近,若推至0.7"水平,則基本不會看出分別。當然以目前的技術來看,單反暫時是不會等同或超越冷凍CCD,但考慮到實際拍攝環境如晴天數、野外流動性等,單反的確可以隨時跟隨我遠走高飛到天涯海角拍攝,以天空質量去抵消硬件的差距。
William兄的"習作"確有拋磚引玉的功效,看我哪天也造個木板赤道儀來拍一系列星野照....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