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04 物品已出封帖
高橋P2Z赤道儀,連TG-HD手控,不包三腳架
95% 新,停產前一年出品,成色良好一切功能正常。
售港幣$15,000 (自取)
內地同好連EMS運費人民幣14,000元 (可匯款至廣州工行)
社長 寫:高橋P2Z赤道儀,連TG-HD手控,不包三腳架
95% 新,停產前一年出品,成色良好一切功能正常。
售港幣$15,000 (自取)
內地同好連EMS運費人民幣14,000元 (可匯款至廣州工行)
社長 寫:可能會很快出掉了的,因為這帖出了後也有好幾位同好在問,我索性公開決定罷了,
viewtopic.php?f=23&t=401
沒辦法,手上東西太多,根本不可能每樣都留。當你看我用了8年時間等到一個Astrophysics 130EDT的名額,認為沒用就送給人家了,你應很清楚我是甚麼性格了。
viewtopic.php?f=22&t=83
當然現在會更加謹慎,送還送的,但會挑接收對象。至少我認為那批Sky & Telescope落在你們手上是很有意義的。
社長 寫:其實自從LVI這種小巧的自動導星器面世後,我已對赤道儀改觀,所以才一次過把Mark X及高橋Sky Patrol出掉,這個P2Z也不例外。
我可以說,HEQ5 Pro是適合絶大部份愛好者要求的赤道儀,深空拍攝可負重10公斤以上、目視可達15公斤,內置馬達,堅固及快速裝拆的設計,配合自動導星能作高精度拍攝,才數千元的東西,還有更好的嗎? 若沒有開車的,那EQ5 Pro便是最好的選擇了。
談到相機,預算許可的選部Canon 5D Mark II,低一點的500D也可以,但一定要改濾鏡。
還是把錢放在望遠鏡上吧,對大部人來說,一枝頂級80APO、一台200級的牛反已足夠做出很多有用觀測,預算許可的,則是一台頂級80APO、一台頂級130APO,再加一台300級的杜普森牛反便可以。我看見很多人營營役役的,花了一二十年在這個興趣上,換來換朲不知多少台望遠鏡,但最終還是沒有選對合適的鏡,一天到晚到處張望"更好的",但其實答案就是這麼簡單,錢也不是那麼多。
再毒你一下,我去年出的兩台赤道儀......
Nebulas 寫:不过我感觉自己还是习惯用 Nikon 系列的单反,我都没有想过用 数码去拍,还是想用 400°感光的菲林试试,眼下的追求的可能和那些用Sbig的朋友们不一样。但也是自己的玩法。
APM 的镜子,现在够让我中毒的了, 100/800, 130/780 都是自己喜欢的!
社長 寫:Nebulas 寫:不过我感觉自己还是习惯用 Nikon 系列的单反,我都没有想过用 数码去拍,还是想用 400°感光的菲林试试,眼下的追求的可能和那些用Sbig的朋友们不一样。但也是自己的玩法。
APM 的镜子,现在够让我中毒的了, 100/800, 130/780 都是自己喜欢的!
若是用膠卷拍天文,別無他選,就是E100S正片,對比度比E200S高些,也可谷沖至ISO400。
APM 100/800、130/780都是很獨當一面的鏡,130/1200也有其獨到之處。現時我有了203APO,也有了105/650及80/600,其實也足夠了,但也會想想,是否一台130/780更好玩。當然我不是在"折騰",因為我的辦公室內都有100/800、115/850、130/780的鏡頭,都是極高Strehl的,裝起來就可以用。反之我是想精簡儀器,最好集中用好兩台鏡就夠了。當然因為我用的鏡的跨度比較大,從80小鏡到逾噸重的白鷺湖天文台300公分牛反也有,精簡至兩台鏡好像有點不切實際了。
在我的辦公戶內這裡是一台Mewlon 250、後面是P2Z及FC76,一面又是Lunt unobstructed LS75,然後又是一堆APM鏡頭,房門外是203APO及派拉蒙赤道儀,就像這幅圖的樣子吧,每天看著這些東西都沒感覺了,只是晴天時還會偶爾打開窗用LS35T看看太陽吧。
Nebulas 寫:社長 寫:最近打月亮有些中长焦镜的毒了,发现短焦镜所需的内力更高,一两年内玩不动!或者上个像 P2 这样的小赤道仪!
有钱了,希望经典的 APM 100, 130 能上一个。
一直都觉得 APM 有点像 Sun MicroSystems 的味道,之前我做程序的时候,特别钦佩的一家公司。现在给Oracle数据库公司给并购了。
眼下拍木星Mewlon应该是很厉害的。
社長 寫:Nebulas 寫:社長 寫:最近打月亮有些中长焦镜的毒了,发现短焦镜所需的内力更高,一两年内玩不动!或者上个像 P2 这样的小赤道仪!
有钱了,希望经典的 APM 100, 130 能上一个。
一直都觉得 APM 有点像 Sun MicroSystems 的味道,之前我做程序的时候,特别钦佩的一家公司。现在给Oracle数据库公司给并购了。
眼下拍木星Mewlon应该是很厉害的。
1990我們在中大是使用一台Astro Royal 114 F1600普消折射鏡(我是香港中大天文學會第17屆會長),無論狀態成色如何差,看木星的成像就是那麼銳利色彩飽。這裡也有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說到長焦普消的優勢:
http://www.cloudynights.com/item.php?item_id=2529
人眼是很奇怪的一種東西,在德國發現很多七老八十的天文愛好者,會看到普消的色差比APO少。
世界上業餘愛好者用的折射鏡,成像質量登峰造極的可說是APM、Astrophysics、TEC及高橋。Astrophysics及TEC的鏡是自己造的,產量也不多。高橋是從Canon進的,而我較喜愛APM的原因是,他一方面有濃厚光學鼻祖德國風格,但另一方面他也懂得造大事就是要強強聯手,產品不會受制於本身的條件:俄國LZOS及LOMO是國際級航天科技及玻璃工藝厰,連Markus也不得不承認Power of Russia,調焦是現時最高評價的羽毛,鏡筒則是德國Kruppax物料。所以APM對我來說只是一個品管公司,他為我匯聚各國的精華,然後給我組裝、檢定而成為一台頂級APO,而非投入很多老闆個人感情因素去讓我著迷。
我把那台Astrophysics 130EDF名額送出來,一來我很清楚知道那些所謂 "Roland Christen Magic Touch" 是什麼一回事,也瞭解這台鏡的表現如何。我知道有些人會把到手的Astrophysics名額賣出來賺一把,但我認為名不正言不順所以送出去算了。
viewtopic.php?f=22&t=83
我最近要為一位用戶訂一台TEC 160FL回來,跟老闆Yuri談得很投契的,但可以說,TEC仍是跟Astrophysics的格局相若的。
對我來說,一台望遠鏡是拿來用,我無興趣去供奉,所以只會很理性的去秤它本身的性能與表現,從小學時代開始,整個30年的天文生涯,能讓我有感情因素不會放掉的東西就是自己第一次磨的100 f7牛反、讓我打穏多年觀測基本功的Astro Royal 76 f12普消,跟我征戰多年的Nikon F相機,以及伴我成長的白鷺湖天文台,其他什麼Sky Patrol、Mark X、FC50、FC60、FC76..... 全部都是過客。
再舉一個例子,當很多人認為西藏是一塊很神秘的地方,少部份人有機會遊歷,而我要跑到阿里西陲去參與一些建設時,甚至構思在那裡如何在這片土地上去發展下一步工作時,我對西藏的感覺已不可能是遊客身份了。
shuimouzi 寫:现在人民币对美元一直升值,个人觉得上美国佬的TEC比较划算些(而且看美国鬼子的意思,人民币还不知道升值到多少他们才会满意,可能中国成了第二个日本他们才会停止施压)。兑欧元现在已经超过9了,看APM的网站上,130/780APO CNC的售价为6000欧币,比TEC要贵些。见http://www.telescopengineering.com/,APO140ED F/7 8,6 kg / 864 mm long Price: $5,200 ,TEC的APO140ED F/7比APM的130/780APO CNC要便宜19000元人民币了
shuimouzi 寫:现在人民币对美元一直升值,个人觉得上美国佬的TEC比较划算些(而且看美国鬼子的意思,人民币还不知道升值到多少他们才会满意,可能中国成了第二个日本他们才会停止施压)。兑欧元现在已经超过9了,看APM的网站上,130/780APO CNC的售价为6000欧币,比TEC要贵些。见http://www.telescopengineering.com/,APO140ED F/7 8,6 kg / 864 mm long Price: $5,200 ,TEC的APO140ED F/7比APM的130/780APO CNC要便宜19000元人民币了
社長 寫:小熊,有個壞消息,這台赤道儀出掉,要封帖了.....
Nebulas 寫:社長 寫:小熊,有個壞消息,這台赤道儀出掉,要封帖了.....
呵呵,这个东西现在在市场上还是很少见的! 上次我都和张兄提起过 这只 赤道仪,希望他接下这个宝贝,可他眼下 估计看书的时间更多。赶紧放点能套现的票子好了。 期待你早日上 TEC, APM! 照你之前的想法,我看5年内还是个有顾忌的!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