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 寫:祝大家 新年快樂,今年多D機會睇星和影星
我有一堆問題啊,請師兄指教.
有冇一些日珥鏡的鏡身長度和焦比,比起這Lunt LS35T日珥鏡更短的? 是想更輕和方便携帶.
何解要用DMK41相機,而不侯用更為方便的DSLR呢?
透過LS35T拍攝出來的全日面是否太暗,所以才要做疊加影像的後期處理呢?
圖中所見的整台Sky Watcher EQ3 Pro赤道儀(包括短裝三腳,手控,重錘,電池等)的重量有多少? 竟可以一人手提上飛機
這個附加晶片溫度計是附加在那個地方? 有何用處?
裝在相機和電腦以外的鋰電池,不是不可以上飛機的嗎? 你的12v 20Ah鋰電及後備多功能鋰聚合物電池是在那裡買的? 因我都想要.
有高美古廣角的星空相可以分享嗎?

hello Peter, 祝新年快樂滿天星
你的問題很有意思,簡覆如下,
1. LS35T是最短了,亦是唯一可以在1/2"晶片的DMK41下拍得全日面的望遠鏡,焦距400mm,但注意現成的LS35T要改一下調焦筒才可合焦拍攝。LS60T短一丁點,但重些。不過兩者都很輕便了。
2. DSLR用的是彩色晶片,對日珥鏡的Ha光來說,會有3/4像素感不到光(RGGB列陣),而且因為DSLR加了UVIR-cut濾鏡,所以Ha的感光很弱,所以相比黑白晶片無紅外截止的DMK系列,無論感光度及解像度都差一大截,影響了成像質量。
3. 以直焦拍攝,LS35T的影像算亮了,拍日面曝光約在1/600秒曝光,增益也接近下限的300/1024,日珥則在1/30秒水平。疊加的原因是減低訊噪(其實在這增益下已近乎沒有),但更重要是減低視寧度的影響,因為大理的視寧度很差,若每幅照片疊加5到10張出來,影像會平滑一點。
4. 這次拍日環食的設備不能一人手提上機,因為日珥鏡怕震盪,所以我只是手提兩台日珥鏡及相機,赤道儀寄倉,不過上次華東日食則真是赤道儀、三腳架、望遠鏡、相機一個手提箱上機,衣服則用一個小背包便算,同時手提機
http://hk.myblog.yahoo.com/galaxyscient ... le?mid=506據我所知,Sky Watcher EQ3 Pro應是全球最小型的GOTO帶導星口赤道儀(這點用戶需自行求證),若作自動導星,精度根本和貴數倍的高級赤道儀沒分別。國內好些同好用PHD Guide或LVI拍500mm都很好,就是校正方面需時長一些,而在我手上那台EQ3 Pro又不很聽話,所以發到意大利看看LVI是否要改一下Firmware而已。這台赤道儀,連APM80/480望遠鏡、單反、導星鏡全套可以控制在20公斤以內
5. Canon 5D Mark II改濾鏡及加晶片溫度計是從Hutech/BORG訂的。
6. 12v 20Ah鋰電在國內買,連充電器約680元港幣,但由於鋰電這種東西的安全性是一個很敏感的考慮,所以我沒打算引進而已
7. 高美古的廣角星空的確拍了一些,因為當晚沒打算在山上多留,午夜時已回到麗江休息,所以沒用上赤道儀,都是在ISO6400下拍了些星流跡,了解到Canon 5D Mark II改濾鏡版的威力便算了,因為稍後三月份會帶台APM-TMB 105/650到台灣高山拍攝,也會重回高美古正式拍攝,所以這次不急。這次的高美古星流跡,稍後開個新帖分享一下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