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Baby 的首拍......M8 & M20

Observing (Deep Sky) - 星雲、星團、星系攝影及觀測

Re: 小Baby 的首拍......M8 & M20

文章

社長 » 2010-06-24, 22:43

小李 寫:謝謝你! 社長~

寒冷的地區就有這好處 :mrgreen: :mrgreen:

在看LVI 第二代即將到來, 期望它的操作表現 ;) 我兩個多月沒上天台拍攝&練習, 那夜LVI 沒讓我失望, 馬上工作順暢導星, 太好了. :lol:

只在想; 我是位初學者, 什麼導星參數,數據我不懂, 覺得LVI 最適合我. 如果LVI 可以多加像STV 有星像display, 或Video output, 致少可以更準確性, 更確定找到導星.那我會馬上升級 :mrgreen: sn#001 嘻嘻 :lol:


對了, 社長在7月幾日來檳城, 記得幫我更換LVI. ;)

想..只是display的小問題,不必寄來寄去, 而且很正常操作, 很順喔! 果然品質優異 :!: :!:

社長的LVI售後服務太棒了 :!:


謝謝Dr Lee鼓勵  :P

我來馬來西亞時會處理那個小問題的。

yes, 去年二月我引入首批LVI後,首晚開盒十多分鐘已能操作,後來發現導星鏡固定有些剛性問題,導至有點拉線,第二天改進一下便馬上導星成功。之後便知道這是我等了很多年的好東西,決定向各同好推介。

其實論Display, XY軸導星曲線是很實用的,現時我發現只要符合導星焦距比及以較亮導星配合,導星精度是可以達到視寧度極限的(Seeing Limited),所以技術上是不會有再精準的導星表現的,餘下來只是其他額外功能及操作方便程度等。

第二代LVI有兩個新的功能,英文解說如下:

1. DITHERING is a very importan function to remove cold pixel (black spot) left by dark frame subtraction. If you have a perfect autoguide causing all frames perfectly aligned each other, cold pixels will be also perfectly aligned to the frames, so
the stacked composition will ALSO have cold pixels which will require a tedious manual removal. Dithering will cause a very small displacement of the subject along the frames causing the removal of any cold pixel by frames averaging. You can find the explanation also in the SG2 manual, page 20.

2. PULSE GUIDE is also quite important because will set the duration of the correction pulse. Top class mounts are requiring a very short duration, low level mounts are requiring a long duration to achieve a perfect autoguiding.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小Baby 的首拍......M8 & M20

文章小李 » 2010-06-25, 09:46

社長 寫:謝謝Dr Lee鼓勵  :P

我來馬來西亞時會處理那個小問題的。

yes, 去年二月我引入首批LVI後,首晚開盒十多分鐘已能操作,後來發現導星鏡固定有些剛性問題,導至有點拉線,第二天改進一下便馬上導星成功。之後便知道這是我等了很多年的好東西,決定向各同好推介。

其實論Display, XY軸導星曲線是很實用的,現時我發現只要符合導星焦距比及以較亮導星配合,導星精度是可以達到視寧度極限的(Seeing Limited),所以技術上是不會有再精準的導星表現的,餘下來只是其他額外功能及操作方便程度等。

第二代LVI有兩個新的功能,英文解說如下:

1. DITHERING is a very importan function to remove cold pixel (black spot) left by dark frame subtraction. If you have a perfect autoguide causing all frames perfectly aligned each other, cold pixels will be also perfectly aligned to the frames, so
the stacked composition will ALSO have cold pixels which will require a tedious manual removal. Dithering will cause a very small displacement of the subject along the frames causing the removal of any cold pixel by frames averaging. You can find the explanation also in the SG2 manual, page 20.

2. PULSE GUIDE is also quite important because will set the duration of the correction pulse. Top class mounts are requiring a very short duration, low level mounts are requiring a long duration to achieve a perfect autoguiding.


是啊 ! XY軸導星曲線是很精準和實用, 那一晚拍M8時忘了把XY軸導星曲線工作程拍下來, 幾乎剩XY兩條直線, 這樣就很放心了, 好像是看著曲線來拍攝.

像你說,如有額外功能那會更方便.
頭像
小李
 
文章: 61
註冊時間: 2010-02-02, 16:05
來自: 北海 馬來西亞

Re: 小Baby 的首拍......M8 & M20

文章社長 » 2010-06-25, 12:15

小李 寫:是啊 ! XY軸導星曲線是很精準和實用, 那一晚拍M8時忘了把XY軸導星曲線工作程拍下來, 幾乎剩XY兩條直線, 這樣就很放心了, 好像是看著曲線來拍攝.

像你說,如有額外功能那會更方便.


我的經驗是從那兩條曲線得到很多重要訊息,例如:

- 瞬間的視寧度變化
- 赤道儀因沒做好平衡而造成的追蹤問題
- 我自己那台狀態不良的HEQ5的非週期誤差
- 陣風的影響

若曲線完美而星點拉線,則說明導星鏡出現剛性問題。

若沒有那兩條曲線,導星器就像一個黑盒,我只能從拍攝結果去猜,但LVI的手控版面郤像一個診斷裝置,可以導星,也可以實時監察導星表現及診斷儀器狀態。

我從去年一開始就發現以亮星去導是很重要的,但是過去數月才發現L型鋁角支架是其中一個關鍵。

若配合最高導星,LVI是可以最高20Hz的修正速度去修正赤道儀的,當然我們也要避免guide on seeing。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小Baby 的首拍......M8 & M20

文章小李 » 2010-06-25, 13:22

是啊! 非常認同您的經驗與說法. 您說得對;" LVI的手控版面郤像一個診斷裝置,可以導星,也可以實時監察導星表現及診斷儀器狀態 "

這也是我想要的..
頭像
小李
 
文章: 61
註冊時間: 2010-02-02, 16:05
來自: 北海 馬來西亞

Re: 小Baby 的首拍......M8 & M20

文章社長 » 2010-06-25, 14:46

另外我有個觀點,就是太多人花了太多時間精力在討論及研究導星這件事,甚至把導星器神化,欲仍然導不好,照片在100%檢視下要麼是拉線的,要麼是糢糊的。

另一方面郤又忽略了調焦,結果相片也是失焦的,在那情況下,用上攝星鏡如何好都無補於事。

所以當我使用LVI後,發覺它已做好了本份,照片的餘下樽頸已不在導星一事上,便多花點精神在調焦上,配合合理的曝光時間,照片是不會差到那裡去的。

所以我很欣賞wolf123兄,他沒有用上很名貴的器材,但照片郤是我的目標。

Henry本身是資歷很深的風景攝影師(這分鐘他在白嶺海峽),天文攝影剛開始,但由於遵守了以上三個法則,第一批照片也是很出色的。

希望他日有機會跟David你出去觀星拍星交流一下 :P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上一頁

回到 觀測 - 深空及星野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