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一行三人,於西貢海傍拍攝木星,我出動了203 APO及派拉蒙赤道儀,Willis首試自行以DBK相機配Televue 5x Powermate拍攝木星,效果很不俗的。
Sharkfin則帶備了APM-LOMO 80/480及其新購的Ethos及Nagler Zoom目鏡觀看月面木星。
整體來說,今晨的視寧度不算最理想狀態,我會給予6至7的水平,這個影響拍攝多一點,而目視則可推上500x觀測木星,不過跟去年北潭涌海傍最理想時間有丁點差距,但考慮到天上不時有雲層掠過,應與觀測點無關,間接說明日前找到這個新觀星攝星地點表現理想。203mm口徑這麼大的折射鏡,我每次觀星都從280x以上開始,一放就是TMB Supermonocentric 5mm,然後是4mm,然後加個TMB 1.8x ED Barlow。
失去了一條紋的木星很難看,亦沒有遇上大紅斑。當然在目鏡下那些小白斑、亂流還是很細緻清晰的。木衛在目鏡下呈現清晰圓面,這個跟小口徑望不一樣,在100折射鏡下,無論倍率如何高,看到的其實是埃里盤,130折射鏡下,勉強看到圓面,但不可能看到木衛面細節,但200級APO折射鏡則可以在500至600倍下看到例如木衛三Ganymede表面的地貎,例如是黑帶狀的。
很多人取笑我把派拉蒙赤道儀作流動用很誇張,但昨日再一次證實,經我自製極軸鏡對準後,拍攝行星時追踪十分理想,有助凝固行星細節,若我稍後以203APO拍攝深空,若曝光時間在合理範圍內,場旋不會是問題,所以不需用軟件輔助對極軸,而且要架起一台派拉蒙就是四顆手擰縲絲,不用工具,跟架起一台Sky Watcher赤道儀無大分別,確實,我去年前買派拉蒙回來,是首要其負載力,因為它是唯一我能夠抱得起的赤道儀,同時本身又能夠承載起我抱不動的巨鏡。
之後亦會到西貢草地及石灘新點測試深空表現,因為暫時希望保持這類活動作為私人交流型式,所以不公開召集,有興趣的Astrocafe會員可以用電話或電郵跟我聯絡。
由於作流動用,PWT腳架造得比較低,設計是坐在地上看,而我的旅行車也剛好把鏡放下,長一吋也不成....

- R0013403.JPG (42.91 KiB) 被瀏覽 10513 次
Willis和203APO及派拉蒙合照

- R0013407.JPG (51.9 KiB) 被瀏覽 10513 次
拍攝木星實況,Willis稍後會把他的作品發表,以處女作計,水平很不俗的,圖右是Sharkfin在一旁架起小鏡觀星

- R0013414.JPG (49.87 KiB) 被瀏覽 10513 次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