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SkyDragon » 2015-07-09, 23:56
SkyDragon寫:
兩年前購從社長購入STimono沿用至今,社長啓蒙下領畧了50mm/175f3.5作導星鏡的便利,沒有走多寃枉路,初入手便享受複雜事情閒單化的感覺。
通常在主鏡1200mm或以下焦距/sensor pixel 8.4micron情況下,50/175導星很理想,十張sub九張準。
但導主鏡1800mm時就有點吃力,可能要用長一點的導星鏡,
若再換上另一sensor, 4.8micro pixel, 1200mm 可能以經吃力了。(這個未實際測試,在此談談,先聽點意見)請各位指教?
兩個方案:(針對主鏡203/1800mm, pixel 4.8micron)
1) 50/175x2(Barlow), f7。但f7可能找導星較難。
2) 用80/400 f5 導星,f5找導星較容易,400mm 導1800mm主鏡也合理。(社長認為對嗎?)
問題是,若打算把80/400固定安裝以減低flexure的可能,400mm視場收窄了,以f5固定導星鏡找
導星是否會有難度?(社長能能評評嗎?)
其實這些問題都是試試就知道,只是最近天氣(身在悉尼)及工作關係未有機會,只好做點cloudy night astronomy 計劃一下,希望各位給點經驗和意見!
社長寫:
那當然要考慮攝星相機本身的像素。
1/10你可作一個極限,赤道儀、視寧度、導星鏡及攝星鏡的剛性問題都要考慮。
Vixen的VC200L我在台灣合歡山上也拍過幾張照片,對這鏡有些親身體驗,我想你還是關注一下如何避免這鏡筒本身的機械結構,造成導星問題吧。
前幾晚終於有些時間測試新的導星組裝,資料如下:
目標NGC253 Sculptor Galaxy
仰角約40度向巿區方向、有月光,視寧度中等3-4",SQM17.5 in DSLR FOV
十二樓陽台。
攝星200/1800mm,單反像素4.8micron;
導星80/400mm,SBIG ST-i,PHD2;
AQEQ6 調較了兩軸消除backlash;
單張曝光3分鐘,dithering,9張PixInsight 疊加,累計27分鐘;
冇光害濾鏡,
冇平場冇暗場冇bias
粗略對極,冇做飄移,也看不見南天極軸。
初步結果:
1.以400mm導1800mm, 像素4.8micron, 3分鐘,拍了11張,導星準確9張;
2.極軸誤差應該不小了,導星竟然運作正常,單張全幅也不覺場旋;(長焦視場細,加點彩數?)
3.在光害強的情況,冇LPS-p2冇平場,PixInsight 的 DynamicBackgroundExtraction 也救不了很多;VC200L用全片幅的邊場失光明顯,冇平場而經過Lightroom拉curve後更加被誇張了。
4.近日調整台架齒輪虛位,在負載15kg的狀態下,消除了大部份backlash,導星時感覺順利。即是感覺赤道儀能較快settle down, 而且對PHD2 parameters的改動更有反應。
5.新做的固定式side-by-side 導星支架冇flexure;這VC200L剛性也不是問題。(3分鐘,這次的拍攝角度,暫且說)
6.導星鏡400mmF5視場內ST-i找導星也十分容易;
7.如此求其可真是首次,影像當然不會好。但什麼也沒多做,得出的結果告訴了我「底」在哪裡,可見硏究理論時固執一點是可以,實際操作上就不需太疑神疑鬼去把簡單事情複雜化。(社長多次提到這點,謝謝!)
社長寫:
但無論如何,flexure是最大考驗,用獨立導星鏡很難解決這問題,用離軸導星器又會受制於像場而可能找不到合適導星。
照我現時在光害頗多的情況,如果獨立導星鏡能照顧到手上最長的1800mm,那就暫時不考慮改用離軸導星了。由於這次視寧度估計約3"至4",而攝星取樣約0.6",測試結果還是暫時性。待有機會視寧度達到2"以下(我的地點恐怕一年內沒有兩天)才能定案。照理如果粗略「借」用Nyquist 取樣理論,再「大概」以三倍(捨二倍不用)即0.6"x3=1.8"的解像度來說,沒有最好的視寧度,今次導星測試成功還是帶點取巧。不過,能應付一般的視寧度我是滿意了,捉到老鼠就是好貓吧。
- 附加檔案
-

- NGC253 autoguidng test
- image.jpg (176.81 KiB) 被瀏覽 26414 次
最後由
SkyDragon 於 2015-07-10, 09:02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主鏡VC200L 200/1800(1278), ED81S 81/625(419); 導星Orion50/175, 80/400, STi mono; 台架AZEQ6; 相機Nikon D700 D810; 濾鏡IDAS LPS-P2, Astronomik CLS-CCD; 目鏡Baader Or4,6,10,18, 8-24zoom,Vixen8-24zoom, Nagler3-6zoom, Delos全套, Panoptic24, Nagler31; 天頂Everbrite1.25" 2"; 便㩗組合6"牛反f5 EQ5, Star Adventurer; 雙筒7x50, 16x80; 配件(有用、冇用的、若干);
軟件 EQMOD, Stellarium, PHD2, AstroTortilla, EOSNikon, 後期 Lightroom, Pixinsight.
玉宇無麈淨空濛,思縈縹緲中。星流媚眼,月展宮眉,河束鬢雲。
工勞農樸文浪漫,吾道妙群倫。鏡窺倩影,理探衷情,數計芳蹤。
-調寄「眼兒媚」 張玉哲 紫金山天文台台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