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器材的問題

Equipment (Others) - 分享個人愛好者所關注的其他器材、軟件、技術分析等

Re: 基本器材的問題

文章

社長 » 2015-05-20, 23:24

Star-Adventurer承80折射鏡拍深空是合理極限,若是100折射鏡但很輕或許勉強可以,但承150反射鏡不設實際。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基本器材的問題

文章sing lau » 2015-05-21, 18:47

噢.....那star adventurer就不能在這次旅行派上用場了 :(

我想,非南半球旅途(北方十分理想之地除外)我也不會帶大鏡(150反射對我來說很大)。即是,在北方短途旅行時可能帶小折射(這折射不用那樣用心照顧),加螺絲口連接star adventurer,簡單拍拍看看,到時就可善用它(star adventurer),不負所託。

當然,像方sir您說的,star adventurer機動性高,所以平日做完功課也可在天台用一用,充分發揮其方便性!

150反射的重任就交給EQ3了。

另外,我在前個禮拜常常看到北極星,那是course後從未見過的,是與入夏視寧度改善有關,還是我尋星進步了而已?
Add oil!!
頭像
sing lau
 
文章: 245
註冊時間: 2015-02-13, 16:58
來自: 香港

Re: 基本器材的問題

文章社長 » 2015-05-21, 22:01

你去旅行不正是想弄套輕巧的Star-Adventurer拍星嗎? 為何用不上?

買器材是一個系統工程,不要只想眼前的東西,往往想想之後兩三四步如何做,有些人喜歡每幾個月便換一次導星器相機攝星鏡都是,但不見得做出很多成績出來。

我現時西藏用的Paramount赤道儀,09年國際天文年回來時承著203APO出去參加過很多次路邊天文,讓以千計的人用來看星,後來又跟David的Mewlon 250及18" UC出去拼深空拼行星月面,三年後便發去西藏,至今已高頻率運作近4年,每年上千小時的曝光拍深空。

我第一次買單反是89年末的二手Nikon F,兩千元買回來但在天文拍攝的報酬上獲得超過二十倍的回報,第二次是09年末買的5D Mark II Modified,至今拍了以萬計的照片,在西藏台灣上打游擊很多天,也放過在西藏遙控拍攝兩年,又到過阿拉斯加拍過兩三萬張極光照,還紀錄了兩個小孩的成長。

我的白鷺湖天文台也踏入第38年歷史了。

還有很多....

所以聽人家意見買什麼東西前,先瞭解一下對方是否懂得善用自己的器材,有些人只是有點閒錢去買東西,但沒有應有的智慧去選,所以便每隔一段短時間又要花一筆錢去換。你暫時仍是學生,錢是父母給的,應更謹慎用錢。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基本器材的問題

文章sing lau » 2015-05-21, 22:58

這一匹布那樣長。。。。。。

為何要買鏡?
說到買鏡之因,是想拍深空。拍太多月亮了,也太沉迷月亮了—學校的音樂project,電腦assessment都用月亮為題。。。。。。哈! :lol: 想向其他發展,現在的折射很不行(f/12)。

我為何選這鏡?
望遠鏡方面有90%選150 反射了,我在這方面做的資料搜集是,在Youtube看他人用這支鏡拍的照片,他們沒有用什麼特別器材,效果很不錯的;另外看到有Astrocafer用這鏡拍出的木星,十分美麗。因而分析得此鏡「可塑性」很高。

為何想攜此鏡到澳洲?
而欲攜此鏡之因,是南天很多美麗天體,此鏡正正適合。還有澳洲那裡有兩位朋友,想親眼看看他們家上星空的東西。

Star adventurer的故事
上Skywatcher官網看到150 reflector重5kg後,以為剛剛好。但後來才發現未加相機的0.6kg……那就只可裝小折射工作了。

的確方便是個因素,但方sir也說到承5.6kg不設實際,所以於此次旅行Star adventurer不適合。其他短線旅行則可用它。

*我拍星是想用望遠鏡,不是鏡頭,因可兼顧目視。

*這次買東西我會支付一半,但父母要求兩年不得買over $1000的物品,否則全數自付。

我知道這旅程安排有點不妥,或是十分不妥 :oops: :oops: 。求更多建議…謝謝。
最後由 sing lau 於 2015-08-19, 20:48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Add oil!!
頭像
sing lau
 
文章: 245
註冊時間: 2015-02-13, 16:58
來自: 香港

Re: 基本器材的問題

文章SkyDragon » 2015-05-22, 10:33

阿星,社長,我也加入話題談談,身在澳洲,也在用SW150/750牛反和Star Adveturer。

阿星提到南半球用極軸鏡,我幾乎不用。極軸鏡在南半球優勢比北半球低,尤其在有點光害的環境。
我的做法一般是,目視粗略對南,仰角看刻度大約,腳架水平,TFOV一兩度目鏡內目標五分鐘還未走失便算數。
攝影的話,一定是漂移,除非pixel scale小於十角秒(wide field shots),漂移不用太矯枉過正,一般十分鐘功夫兩軸調好。
但是我認同若在北半球,極軸鏡快而頗準(widefield計), 南半球快不了太多。若長焦攝影,最後也還是要靠漂移收尾。

SW150/750牛反放在Star Adventurer我實驗性地試過,一句驚心動魄 :mrgreen: ,目視都吃力。
150牛反我放在EQ5目視很理想(估計EQ3都一樣好);攝星的話,pixel size8.4micron我試過一次,感覺是成功率很低,若micron再細就更難。我用EQ5做autoguiding(手控改了ST4)做得不好,個人技術未夠是原因,EQ5的齒輪虛位(backlash)也是問題,EQ3也應該是類似。我的解決方法是,與其花工功和EQ5自動導星去搏鬥,就復古一下,手追!三十年前的技倆,今天是儍方法,發思古之情是也!
我的意見是,EQ3/5目視好玩,400mm以下攝影autoguiding值得玩,600mm以上成功率低,除非手追。

我知道你説不想用鏡頭,但是Star Adventurer配鏡頭,如200mm之類,我喜歡其輕便又樂趣無窮。澳洲的銀河仰角高,大小麥哲倫視角大也適合鏡頭。

說了很多個人意見,不一定是對,希望不要介意。
最後由 SkyDragon 於 2015-07-14, 20:29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主鏡VC200L 200/1800(1278), ED81S 81/625(419); 導星Orion50/175, 80/400, STi mono; 台架AZEQ6; 相機Nikon D700 D810; 濾鏡IDAS LPS-P2, Astronomik CLS-CCD; 目鏡Baader Or4,6,10,18, 8-24zoom,Vixen8-24zoom, Nagler3-6zoom, Delos全套, Panoptic24, Nagler31; 天頂Everbrite1.25" 2"; 便㩗組合6"牛反f5 EQ5, Star Adventurer; 雙筒7x50, 16x80; 配件(有用、冇用的、若干);
軟件 EQMOD, Stellarium, PHD2, AstroTortilla, EOSNikon, 後期 Lightroom, Pixinsight.

玉宇無麈淨空濛,思縈縹緲中。星流媚眼,月展宮眉,河束鬢雲。
工勞農樸文浪漫,吾道妙群倫。鏡窺倩影,理探衷情,數計芳蹤。
-調寄「眼兒媚」 張玉哲 紫金山天文台台長
SkyDragon
 
文章: 245
註冊時間: 2013-11-06, 08:38

Re: 基本器材的問題

文章社長 » 2015-05-22, 10:48

SkyDragon,謝謝這些訊息,論壇好優點就是可以討論,讓大家從不同角度去理解一件事,你的實戰經驗很值得阿星參考。

星,我想若你是第一次出動的話,拍攝的話用Star-Adventurer加個標準鏡甚至廣角鏡拍拍星野,日後才想深空好些。至於150反射,帶到澳洲目視可以理解,但也可以想想臨時用個經緯儀台架,即類以Dob的方式去做。樓上SkyDragon的訊息很值得思考一下。

另外,外國也有用SkyWatcher EQ3配200牛反,或EQ5配250牛反配套出售的,但那肯定是極限,也只適合目視用途。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基本器材的問題

文章tommy128268 » 2015-05-22, 12:35

回歸到最基本的問題﹐到底最終目標是要拍攝還是目視?

我並不知道你是否長時間住在朋友家﹐這樣你為何不直接帶EQ3﹐望遠鏡和相機?
若是自己一個旅行的話﹐那應該以輕便為主﹐因為光是背上整套EQ3 都夠你受。
除非你能夠象社長一樣﹐能夠抱住APO 203 由地下跑到天台的﹐否則還是一個STAR-ADVENTURE﹐腳架﹐相機﹐60-80口徑的望遠鏡﹐和三個目鏡。

而我暑期也要到波蘭那邊實習兩個月﹐我也決定不帶自己的望遠鏡過去﹐只帶STAR-ADVENTURE去拍點東西就算。
頭像
tommy128268
 
文章: 223
註冊時間: 2010-07-25, 08:49
來自: KWUN TUNG

Re: 基本器材的問題

文章sing lau » 2015-05-22, 14:22

謝謝各位的意見!

阿星提到南半球用極軸鏡,我幾乎不用。極軸鏡在南半球優勢比北半球低,尤其在有點光害的環境。攝影的話,一定是漂移,除非pixel scale小於十角秒(wide field shots),漂移不用太矯枉過正,一般十分鐘功夫兩軸調好。


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個「感歎號法」,不用十字目鏡,較省成本。但您告訴我極軸鏡沒什麼用,也更堅定了我用漂移法和感歎號法的意向。 :D

我用EQ5做autoguiding(手控改了ST4)做得不好,個人技術未夠是原因,EQ5的齒輪虛位(backlash)也是問題,EQ3也應該是類似。我的解決方法是,與其花工功和EQ5自動導星去搏鬥,就復古一下,手追!三十年前的技倆,今天是儍方法,發思古之情是也!


其實我還未理解「導星」是什麼。。。 :|

至於150反射,帶到澳洲目視可以理解,但也可以想想臨時用個經緯儀台架,即類以Dob的方式去做。


我想經緯儀和EQ3重量不差很多。若說價錢,我想不如直接買整套15074EQ3,現在不傾向買經緯儀,因為赤道儀長遠攝星也要用,免得買經緯儀後又花幾千元買赤道儀。反正要帶腳架,不如帶赤道儀了。但帶了EQ3,又帶STAR ADVENTURER??

回歸到最基本的問題﹐到底最終目標是要拍攝還是目視?


我拍攝,朋友和家人目視。

我並不知道你是否長時間住在朋友家﹐這樣你為何不直接帶EQ3﹐望遠鏡和相機?


一星期左右,我就是想帶EQ3﹐望遠鏡和相機,STAR ADVENTURER也不重,可視乎情況帶埋。

若是自己一個旅行的話﹐那應該以輕便為主﹐因為光是背上整套EQ3 都夠你受。


與家人一行四人,我會儘量減少自己的行李了。

除非你能夠象社長一樣﹐能夠抱住APO 203 由地下跑到天台的﹐否則還是一個STAR-ADVENTURE﹐腳架﹐相機﹐60-80口徑的望遠鏡﹐和三個目鏡。


我試過帶60700折射+經緯儀+目視拍攝配件10件左右+太陽濾膜+營幕行山,也沒大問題。我想150 reflector+EQ3 不會重很多。 但當然不能抱住APO 203了 :lol:
Add oil!!
頭像
sing lau
 
文章: 245
註冊時間: 2015-02-13, 16:58
來自: 香港

Re: 基本器材的問題

文章社長 » 2015-05-22, 16:12

sing lau 寫:
至於150反射,帶到澳洲目視可以理解,但也可以想想臨時用個經緯儀台架,即類以Dob的方式去做。


我想經緯儀和EQ3重量不差很多。若說價錢,我想不如直接買整套15074EQ3,現在不傾向買經緯儀,因為赤道儀長遠攝星也要用,免得買經緯儀後又花幾千元買赤道儀。反正要帶腳架,不如帶赤道儀了。


我的意思是你做個臨時的經緯儀或Dob台架 (不過運木製品到澳洲要小心,不是不成,但要避免原木)。

甚至倍率不高的,我在鴨寮街50元買的二手鋁質三腳架也可作這樣用。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基本器材的問題

文章sing lau » 2015-05-22, 16:51

您說的臨時Dob台架,是把木板運去,再即場砌嗎?

鋁架我也有(用來承折射的)。

那麼我就初步定下買:

BKP15075EQ3(無論EQ3是否運去)
單軸摩打

到時看情況再考慮用哪種台架。彗差鏡一定要嗎?
Add oil!!
頭像
sing lau
 
文章: 245
註冊時間: 2015-02-13, 16:58
來自: 香港

Re: 基本器材的問題

文章社長 » 2015-05-22, 19:37

sing lau 寫:您說的臨時Dob台架,是把木板運去,再即場砌嗎?

鋁架我也有(用來承折射的)。

那麼我就初步定下買:

BKP15075EQ3(無論EQ3是否運去)
單軸摩打

到時看情況再考慮用哪種台架。彗差鏡一定要嗎?


是否用木板或其他方案,這個可以再商討。

彗差鏡可以先不考慮,至少不是你可見一段時間內的樽頸。

注意牛頓鏡是讓人又愛又恨的,一台用得好的150牛頓鏡,會比80ED在很多方面都優勝,只是體積大點,但不要低估用得好一台牛頓鏡的付出及時間。

我的老師是當年香港第一個成功拍到哈雷彗星的人,用的也是150牛反,肯定比現時SkyWatcher的水平低,當然也沒有彗差修正鏡。

而在80年代,不是很多人有能加負擔專科攝星鏡的,150 f5牛反是不少有經驗愛好者的工作鏡。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基本器材的問題

文章sing lau » 2015-05-23, 00:29

哪天可以上來火炭工作室?
Add oil!!
頭像
sing lau
 
文章: 245
註冊時間: 2015-02-13, 16:58
來自: 香港

Re: 基本器材的問題

文章社長 » 2015-05-23, 09:55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基本器材的問題

文章SkyDragon » 2015-05-26, 11:29

星,我估計您的6"牛反會在澳洲之旅給您很多目視樂趣;攝影方面,也會是一個經驗。

同意社長說的彗像鏡並不急需,在您的情況如果不作導星*,漂移法要做準確一點,曝光時間儘量短,一分鐘為上限,三十秒或更短較好,相機ISO1600或以上吧。多拍數張以作疊合(Deep sky stacker之類軟件)。各位astrocafers認為如何?

*(星,樓上您問及導星,「導星」是指用自動或人手方法對赤道儀(或其他台架)的追蹤作出持續性的修正。主要是因為台架的追蹤精確度不是百分百,需要不斷修正以保持星點完美。)

你或者試一試我以上的提議,會發覺成功和不成功的地方,之後再硏究一下便會做得更好。我玩天文是業餘中的業餘,成功和失敗都感受箇中樂趣,影了些錯誤百出的天文相又開心一整天,不怕錯,不失望,沒負擔。
這是個人感受,分享一下,不要介意。 :)
主鏡VC200L 200/1800(1278), ED81S 81/625(419); 導星Orion50/175, 80/400, STi mono; 台架AZEQ6; 相機Nikon D700 D810; 濾鏡IDAS LPS-P2, Astronomik CLS-CCD; 目鏡Baader Or4,6,10,18, 8-24zoom,Vixen8-24zoom, Nagler3-6zoom, Delos全套, Panoptic24, Nagler31; 天頂Everbrite1.25" 2"; 便㩗組合6"牛反f5 EQ5, Star Adventurer; 雙筒7x50, 16x80; 配件(有用、冇用的、若干);
軟件 EQMOD, Stellarium, PHD2, AstroTortilla, EOSNikon, 後期 Lightroom, Pixinsight.

玉宇無麈淨空濛,思縈縹緲中。星流媚眼,月展宮眉,河束鬢雲。
工勞農樸文浪漫,吾道妙群倫。鏡窺倩影,理探衷情,數計芳蹤。
-調寄「眼兒媚」 張玉哲 紫金山天文台台長
SkyDragon
 
文章: 245
註冊時間: 2013-11-06, 08:38

Re: 基本器材的問題

文章社長 » 2015-05-26, 12:44

SkyDragon 寫:星,我估計您的6"牛反會在澳洲之旅給您很多目視樂趣;攝影方面,也會是一個經驗。

同意社長說的彗像鏡並不急需,在您的情況如果不作導星*,漂移法要做準確一點,曝光時間儘量短,一分鐘為上限,三十秒或更短較好,相機ISO1600或以上吧。多拍數張以作疊合(Deep sky stacker之類軟件)。各位astrocafers認為如何?


十分同意,我這照片也是30秒不導星,當然HEQ5 Pro會比EQ3好一點,

viewtopic.php?f=6&t=2938&start=40#p22929

調焦好一點,拍月亮也不錯,

viewtopic.php?f=6&t=2938&start=40#p22922

viewtopic.php?f=6&t=2938&start=40#p22948

我也拿過150牛反到外伶仃島觀星,當時那裡當然比台灣山上差,但仍比香港任何一個點都要好,在目鏡下的深空,很不錯的,

http://www.astro.hk/events/activities/id/273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基本器材的問題

文章sing lau » 2015-06-11, 23:09

謝謝。牛反的安排還要待買了再決定。

我也認同失敗也是樂趣。最初我用手機對着目鏡拍月亮,還要是冬天(我是在寒冬愛上天文的),手又僵又震。第一次拍了100張,拍到隕石坑算了。第二次拍了50張才罷休,拍到虹灣陰影也夠了。那幾十張都是失敗,但何嘗不是一種經驗?同時,有一支小鏡也很開心了,就是無拘無束,星空不會罵我 :lol: ,不像學校有壓力!

說回star adventurer 那邊,今天我把它接合到1kg也沒有的60折射上,最初很好的,也很型,但鏡筒的螺絲口不太合,後來鏡筒有小許小零件鬆脱(不會影響光學)。看來要試落手做個抱箍,不太難做。畢竟沒有自製過器材也不算玩過天文(我認為)。方sir說的改裝跑車故事我深有領悟,所以也不會在此鏡付出太多,抱箍是為了月相計劃而已。
附加檔案
Screenshot_2015-06-11-23-25-36.png
Screenshot_2015-06-11-23-25-36.png (674.85 KiB) 被瀏覽 16321 次
Add oil!!
頭像
sing lau
 
文章: 245
註冊時間: 2015-02-13, 16:58
來自: 香港

Re: 基本器材的問題

文章社長 » 2015-06-11, 23:28

三腳架很吃力,那個仰角調節是其中一個弱點。

接上配重桿,會不會平衡好些?

這組合,最大幫忙應是拍略高倍的月面,拍攝時要鎖起反光鏡,又或者乾脆拍錄像然後疊加。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基本器材的問題

文章sing lau » 2015-06-11, 23:42

對不起,我沒有拍最新版,加了配重和相機平衡是好了,但鏡筒小小螺絲口不勝相機負荷更鬆。
Add oil!!
頭像
sing lau
 
文章: 245
註冊時間: 2015-02-13, 16:58
來自: 香港

Re: 基本器材的問題

文章社長 » 2015-06-11, 23:57

有方法改善,但要在鏡筒動工,這個要想想是否值得做。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基本器材的問題

文章sing lau » 2015-06-12, 00:00

是怎樣?這支鏡300元5歲了,可以試下
Add oil!!
頭像
sing lau
 
文章: 245
註冊時間: 2015-02-13, 16:58
來自: 香港

上一頁下一頁

回到 儀器 - 其他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0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