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長 寫:2010-05-26 已售封帖
廣東俗語有話 "賣仔不要摸頭",現在有點不捨得了
把 FC-60 留着好了,纪念啊!
FC系列的,我最喜欢 76.
社長 寫:2010-05-26 已售封帖
廣東俗語有話 "賣仔不要摸頭",現在有點不捨得了
社長 寫:但FC, FS, FCT你又最喜歡那一系列?
FCT我應該在美國見過一次,是FCT100
社長 寫:從收藏角度看,我最喜歡是FC50 + Sky Patrol,但實用角度看,我個人性格不太喜歡這樣細微分類。為何不能有一台頂級目鏡鏡配合相應平場減焦鏡便可作高質拍攝? 那是市場策略或是技術所限? 至少Astrophysics、TEC也不用這樣分
我個人只有一部手提電腦、一部手提電話兼顧公事及家用,沒有其他電子產品,但整盤事業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所有天文照都用它拍出來處理出來,所有天文設施的圓則都用它畫出來,一塊電可以維持7小時運作,重量1.4公斤。手上這部電腦用了4年,但之前那部IBM Thinkpad X20更是在廣州二手市場買回來,用了3年後再賣出去,一來一回才虧了千多元。
以望遠鏡來說,APM的三枚玉空氣頭APO折射鏡的目視水平不用多說,而配合平場鏡後拍攝深空,以100%檢視水平也是這麼高,所以我近年採取的策略是Triplet APO + Flattener的方案。因為從拍攝像質上,坦白說我看不到與"攝星儀"有什麼分別,而在機械上,羽毛調焦配合電子調焦就是那麼精確,承重是那麼高、3.5平場鏡提供75至80mm全照明視場、Kruppax物料鏡筒又比鋁管及碳管更能抵消鏡頭溫度焦距差,所以我不想煩了。
viewtopic.php?f=17&t=302
viewtopic.php?f=9&t=31
或許像日本那像把東京建立成集全國1/3人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有風險的舉動,遇上火山地震或戰爭會受沉重打擊,但玩天文不是要生要死的事,就算我的203不小心摔了,大不了換鏡。所以我發現集中在一台好鏡上比分散精神會更適合自己性格,至少現在證明一件事,在私人興趣上(並非教育工作),1台203APO的威力能抵得上10台152APO。
社長 寫:從收藏角度看,我最喜歡是FC50 + Sky Patrol,但實用角度看,我個人性格不太喜歡這樣細微分類。為何不能有一台頂級目鏡鏡配合相應平場減焦鏡便可作高質拍攝? 那是市場策略或是技術所限? 至少Astrophysics、TEC也不用這樣分
我個人只有一部手提電腦、一部手提電話兼顧公事及家用,沒有其他電子產品,但整盤事業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所有天文照都用它拍出來處理出來,所有天文設施的圓則都用它畫出來,一塊電可以維持7小時運作,重量1.4公斤。手上這部電腦用了4年,但之前那部IBM Thinkpad X20更是在廣州二手市場買回來,用了3年後再賣出去,一來一回才虧了千多元。
以望遠鏡來說,APM的三枚玉空氣頭APO折射鏡的目視水平不用多說,而配合平場鏡後拍攝深空,以100%檢視水平也是這麼高,所以我近年採取的策略是Triplet APO + Flattener的方案。因為從拍攝像質上,坦白說我看不到與"攝星儀"有什麼分別,而在機械上,羽毛調焦配合電子調焦就是那麼精確,承重是那麼高、3.5平場鏡提供75至80mm全照明視場、Kruppax物料鏡筒又比鋁管及碳管更能抵消鏡頭溫度焦距差,所以我不想煩了。
viewtopic.php?f=17&t=302
viewtopic.php?f=9&t=31
或許像日本那像把東京建立成集全國1/3人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有風險的舉動,遇上火山地震或戰爭會受沉重打擊,但玩天文不是要生要死的事,就算我的203不小心摔了,大不了換鏡。所以我發現集中在一台好鏡上比分散精神會更適合自己性格,至少現在證明一件事,在私人興趣上(並非教育工作),1台203APO的威力能抵得上10台152APO。
社長 寫:80年代的 Sky Patrol 是我夢寐以求的赤道儀,奈何相逢恨晚,當我早幾年終於找到一台後,發現那個時代已過去了,從實用角度看,我寧可用一個自動導星器配一套手製的木板赤道儀,也不會依靠open loop control,單靠機械精度追蹤的赤道儀。當然若有一配套的Sky Patrol + FC50,要灰色版連木三腳的,說不定會按捺不住出資收下來。
所以我去年出Sky Patrol的時候,就是剛拿到LVI代理權的時候。
手上有些東西是朋友託我出的,有些是友情難郤要求我收下的,有些是純個人好怪買回來把玩把玩一會的,有資格留在我身邊的,必須是曾跟我長期間合作的戰友,例如白鷺湖天文台,又或者那台Nikon F機身。
FC60我會用來玩一會,但從性價比或實用角度,我有更多選擇。再上一些Sky Patrol的圖,毒你一下,白色的是APM-LOMO 80/480,橙色的是高橋TS40導星鏡,導星鏡配LVI可以讓80/480拍出追蹤精確的深空。
社長 寫:好像80年代中,日圓匯價開始飛升時,Sky Patrol賣三千多港幣,但忘了是否包括馬達。
但不要忘記當時人民幣兌港幣好像是1:3 (類似),即這台Sky Patrol要千多元人民幣吧,要萬元戶的兩個月收入了。
Nebulas 寫:接近一倍了。
Space Boy ¥5900.00 和 P2s ¥ 11000.00
universe24 寫:其实SpaceBoy有现成的好处,那个可以斜放的重锤杆,在赤道国家就很好用了,不会敲到三脚架。马达的摆放位置也不错,在赤道使用也不会有问题。
universe24 寫:基本上使用重一点的重锤就可以了,我试过搭载7kg的望远镜组合在SpaceBoy上,虽然感觉不是很稳固,但依然可以追踪得不错。
社長 寫:再上一些Sky Patrol的圖,毒你一下,白色的是APM-LOMO 80/480,橙色的是高橋TS40導星鏡,導星鏡配LVI可以讓80/480拍出追蹤精確的深空。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0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