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2-162 in Hα

Observing (Deep Sky) - 星雲、星團、星系攝影及觀測

Sh2-162 in Hα

文章

Subaru » 2013-09-20, 16:13

早個星期, 雖然天文台預測晚間會多雲, 而且有上弦月, 我也出外, 試吓用narrow band影秋季的星雲.

發覺影narrow band, 一小時的曝光只是起步點!
附加檔案
Sh2-162_Has.jpg
2013年9月14日, Hyperboloid astrograph, ICX694 CCD @-3°C, Hα = 600s x 6, 中型赤道儀, Off-axis guider + ICX205 guide camera + PHD自動追蹤, 大氣透明度: 5/10, 大氣視寧度: 6/10, 氣温約24°C, 相對濕度約99%, 攝於西貢.
Sh2-162_Has.jpg (657.88 KiB) 被瀏覽 6627 次
Subaru
 
文章: 270
註冊時間: 2011-09-03, 21:06

Re: Sh2-162 in Hα

文章社長 » 2013-09-20, 18:23

Sh 系的東西,這個亮度已算高,但其他不少目標,就算用中光圈的話,真的要用Ha拍10小時以上才有看頭,個別根本隠沒在香港的天文背景雜訊下。例如Simeis 147,就算用Ha也很難拍出全貎。

Subaru 有沒有打算在香港拍這天體的OIII ?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Sh2-162 in Hα

文章Subaru » 2013-09-20, 22:10

社長 寫:Sh 系的東西,這個亮度已算高,但其他不少目標,就算用中光圈的話,真的要用Ha拍10小時以上才有看頭,個別根本隠沒在香港的天文背景雜訊下。例如Simeis 147,就算用Ha也很難拍出全貎。

Subaru 有沒有打算在香港拍這天體的OIII ?

我的濾鏡盤只有五個位, 也沒有買OIII濾鏡.

如果情況許多, 我還是比較喜歡拍LRGB.
Subaru
 
文章: 270
註冊時間: 2011-09-03, 21:06

Re: Sh2-162 in Hα

文章willis » 2013-09-21, 00:17

Subaru, did u find any sky gradient in ur raw file? What is the band width of of Ha?
Tak FS60C, APM-LOMO 80/480, APM-TMB 105/650, SW Black Diamond 120ED, Borg 125SD, SW 12" Dobs , Lunt LS35T, Lunt LS80T
TMB Super Mono 4mm, Pentax XO 2.5mm, Baader Planetarium 8-24mm, Nagler (2-4mm, 3-6mm, 13mm), Ethos (3.7mm, 6mm, 10mm), Explore Scientific 100º (14mm, 20mm)
DBK 21, DMK 21, DMK 41, DMK 51, ASI 178MC
Nikon D810A, Canon 5D II, Fujifilm X-T10
頭像
willis
全域版主
 
文章: 152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7:50
來自: HK

Re: Sh2-162 in Hα

文章Subaru » 2013-09-21, 08:31

willis 寫:Subaru, did u find any sky gradient in ur raw file? What is the band width of of Ha?

No major gradient is observed in the FITS. My Hα filter is 5nm bandwidth.
Subaru
 
文章: 270
註冊時間: 2011-09-03, 21:06

Re: Sh2-162 in Hα

文章社長 » 2013-09-21, 08:57

willis 寫:Subaru, did u find any sky gradient in ur raw file? What is the band width of of Ha?


像場不大,gradient 問題會較少。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Sh2-162 in Hα

文章社長 » 2013-09-21, 17:03

對照著你的照片,我重新處理一下自己去年拍的,雖仍不是最後版本,但有些參考價值:

viewtopic.php?f=17&t=3314&p=23640#p23640

105 vs 180 口徑
f6.2 vs f2.8 光圈
西藏 vs 香港
5nm Ha
8x1800s vs 6x600s 曝光
不同的處理風格
2.86" vs 1.87" 取樣度

因為是多系數的對比,不容易有一個簡單的答案,但肯定香港拍Ha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Sh2-162 in Hα

文章Subaru » 2013-09-21, 21:50

社長 寫:對照著你的照片,我重新處理一下自己去年拍的,雖仍不是最後版本,但有些參考價值:

viewtopic.php?f=17&t=3314&p=23640#p23640

105 vs 180 口徑
f6.2 vs f2.8 光圈
西藏 vs 香港
5nm Ha
8x1800s vs 6x600s 曝光
不同的處理風格
2.86" vs 1.87" 取樣度

因為是多系數的對比,不容易有一個簡單的答案,但肯定香港拍Ha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我相信要拍幾個小時, 在星雲上的表現力才可以跟社長拍的比較.

可是在香港的環境下, 我很難用一晚只拍一個天體. 我情願拍多幾個天體了解多一點它們的型態.

要拍得好一點, 一個固定天文台是少不了. 我每次也要花不少時間及氣力到觀測地點及setup.
Subaru
 
文章: 270
註冊時間: 2011-09-03, 21:06

Re: Sh2-162 in Hα

文章社長 » 2013-09-21, 22:43

Subaru 寫:我相信要拍幾個小時, 在星雲上的表現力才可以跟社長拍的比較.

可是在香港的環境下, 我很難用一晚只拍一個天體. 我情願拍多幾個天體了解多一點它們的型態.

要拍得好一點, 一個固定天文台是少不了. 我每次也要花不少時間及氣力到觀測地點及setup.


很仔細的檢視我那張照片,因為只拍了8張,以疊加來說算是起步,所以暗位的減噪並不理想,還有很多雜訊,明亮部份則略好一點。但以香港及西藏的天空差距這麼大,但香港只要多拍一點時間,出來的照片基本上可拉近(先假設不能超越)兩者先天的距離。所以我認為在香港拍Ha仍有很大發揮空間,只是OIII或LRGB不容易拍,結果要出彩色圖還是要到外地去。

今天若要我重複三年前到合歡山武嶺上七天六夜每晚拍通宵,我也吃不消,而且結果下來也好不過我在西藏遙控拍一星期。現在把機械式的工作交給機械去做(Robotic Observatory),那我便可以集中玩目視或製作望遠鏡。

論親手建立一個遙控天文台,付出的時間精神錢財,會比打游擊高得多,攤分下來每張照片的"成本",或許會低一點。但最不同的是,打游擊拍攝,每次架鏡收鏡對我來說都是累,絶非享受過程,但建立遙控天文台,尤其在西藏高原那種氣候及環境配套,雖然也十分辛苦,但換來是很大的滿足感。

P.S., 最近拍到沒東西可拍,上週剛拍完這目標的SII通道,這數天會拍完天鵝心的SII及OIII,之後便移至金牛獵戶天區了。今晚九時半開始拍,現在已拍第三張1800s單張曝光,在西藏拍攝的同時,我待孩子洗澡完便陪她們在床上講故事唱歌入睡,現在又起來上網。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回到 觀測 - 深空及星野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3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