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topic.php?f=5&t=68
一是最高對比度及銳利度的,那由Thomas Back先生生前設計、APM監製,Made In Germany 的TMB Supermonocentric目鏡為不二之選。這款目視跟其他目鏡比較,在高倍率下觀看一些細對比度極細緻的行星月面星像,例如月面上那條不足一公里寛的亞爾卑斯月溪,是看得到及看不到的分別。而在細小的星團及行星狀星雲上,只要視場容得下,立體感及對比度都比廣角目鏡好。但這種目鏡是要聚精匯神地去看。
viewtopic.php?f=5&t=167
viewtopic.php?f=5&t=23
另一個方向是大視場的廣角目鏡,按Televue創辦人Al Nagler先生的指引,看深空天體時,提高倍率固然會把該天體的表面亮扯低,但因為人眼對光度的感應並非線性,所以在倍率提升時,擴大了的天體又會讓觀測者更容易看得清晰,兩種作用相互影響下,只要倍率不過高,實際上是有所增益的。過去廿年的廣角目鏡風潮,亦由此而起。
Televue推出100度的Ethos目鏡,可說是廣角目鏡的新指標,因為對好些觀測者來說,70至80度是其”一目了然”的極限,100度已不能一次過看得清。但另一種觀點是使用這些廣角目鏡要用輕鬆舒適的心情去欣賞星空,跟TMB Supermonocentric目鏡的用法是兩個極端,最重要是可以用一個比較高的倍率去看一個些大面積的深空天體,對香港這種背景光害比較強的地方,有特別好處。
按Al Nagler先生的暗示,Ethos 21有可能是這個系列的最長焦型號,其有效視場為36.2mm直徑,用在我的203APO折射鏡上,倍率為68x,有效視角近1.5度,即可以容納三個滿月的直徑、又或者整個M45七姊妹星團。這個目鏡很貴,要800多美元,等如一台中上級數的80ED折射鏡了,但跟203APO相比,仍是一個很理的週邊配件價格比例 (很好的借口,對不?

很期待夏天時把203APO運到萬宜水庫,拿它來銀河漫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