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45 大帽山

Observing (Deep Sky) - 星雲、星團、星系攝影及觀測

M45 大帽山

文章

chuen Lee » 2013-09-13, 00:16

:P 2013-09-08 02:48-04:05,Meade 150mm/750mm/F5 Meade 反射望遠鏡+MPCC+V4+MOd 450D, ISO800,10X484s ,14 dark frames ,HEQ5 Pro ,Autoguided LVI(1) 大帽山
附加檔案
M45 8-9-2013-10x484s-14 dark frames-150mm - 750mm - f5 LVI-1Autoguided.jpg
M45 8-9-2013-10x484s-14 dark frames-150mm - 750mm - f5 LVI-1Autoguided.jpg (275.9 KiB) 被瀏覽 7190 次
chuen Lee
 
文章: 81
註冊時間: 2011-05-27, 23:37

Re: M45 大帽山

文章社長 » 2013-09-13, 10:11

Chuen Lee 把一台6"牛反用起來了 :)

是用什麼導星鏡? 的確在數百毫米的焦段下,配合小口徑導星鏡,LVI是最方便易用的。1000毫米以上,我傾向用離軸導星器,那是STi是首選。

這照片當然還有很大改善空間,拍M45其中很重要一點是平場要做,甚至要做得嚴謹,否則是不容易把外圍雲氣突顯出來。我這張照片有很多瑕疵,因為我根本不會後期處理,希望10月底出席德國PixInsight工作坊回來後可以提升一下影像質量,我唯一滿意的是其雲氣的表現力,跟我之前拍的M45比較,平場、曝光量,不太差的天空都是決定性因素:

viewtopic.php?f=17&t=3310&start=40#p22641

繼續努力,期望更多佳作!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M45 大帽山

文章chuen Lee » 2013-09-13, 12:01

:D 社長:用你套導星鏡,想請教社長影平場相機要怎樣設定呢?
chuen Lee
 
文章: 81
註冊時間: 2011-05-27, 23:37

Re: M45 大帽山

文章社長 » 2013-09-13, 13:42

那很好,按LVI的設計,假設相機是6um像素,那導星鏡可導700mm主鏡,但我實際試過再長些也沒問題。

拍平場,按拍深空時的設定(對焦、連接方法等),對著黃昏或黎明時的天空、或白色牆壁,甚至電腦顯示屏(開個沒字的文件檔,變成全白),然後用略慢的快門,例如拍最少4至8張,或多至10多張,全部放進DSS便可以。

我在西藏是用Sky Flat的,曝光控制在數秒以上,CCD讀數在中間即20000多至30000多ADU水平,然後放進MaximDL處理。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M45 大帽山

文章chuen Lee » 2013-09-13, 19:19

社長 寫:那很好,按LVI的設計,假設相機是6um像素,那導星鏡可導700mm主鏡,但我實際試過再長些也沒問題。

拍平場,按拍深空時的設定(對焦、連接方法等),對著黃昏或黎明時的天空、或白色牆壁,甚至電腦顯示屏(開個沒字的文件檔,變成全白),然後用略慢的快門,例如拍最少4至8張,或多至10多張,全部放進DSS便可以。

我在西藏是用Sky Flat的,曝光控制在數秒以上,CCD讀數在中間即20000多至30000多ADU水平,然後放進MaximDL處理。

社長:請問張平場曝光後是否要見到個成像圈曝光先叫正確呢?
chuen Lee
 
文章: 81
註冊時間: 2011-05-27, 23:37

Re: M45 大帽山

文章社長 » 2013-09-13, 20:22

我不是攝影專家,答案未必100%正確,或許有高人給你更好意見,他的照片也會比我的好。

合理的平場,最暗的位置(通常是四角)不應是死黑,最亮的位置(通常是中央)不應是死白,另外整個受光範圍,不應太暗,避免受訊噪影響太大,也不應太亮,總的來說那個柱狀圖在中央附近,為晶片敏感度比較直線性的地方,較正確反應像場上光量變化,這個在單反上很容易看到。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回到 觀測 - 深空及星野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2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