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社長 » 2013-09-04, 13:58
我也想DMK51的1600x1200會有些作為,那是2/3"晶片。
Mizar的鏡我也有些體驗,包括當年很紅的GT68,用Hyper TP2415,花半小時曝光加R64濾鏡去拍馬頭星雲。另一個可能被人遺忘已久的是日本Carton,我也跟他們買過些東西。
但隨著近年中國產望遠鏡質量日益提升,日本本土基本只剩下半紅不黑的Vixen,及前景日益暗淡的高橋。後者則被歐美品牌壓著上不去(例如Paramount / ASA赤道儀,及大小攝星反射及APO折射鏡等)。所以在兩者夾擊下,日本產天文儀器生存空間已越來越小。星象儀產業也一樣,五藤光學的情況也很悲觀,這八十多年的老字號,佔有世界市場50%以上,郤在數碼化浪潮下固步自封。
5年前我說這段話,在國內引起牽連大波,一些崇日份子發動連年攻擊,但現在趨勢越來越明顯了。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