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sonlu 寫:我有事無法到南部,不然就可以與您當面聊聊. 星點的光暈可以用PS or PI再壓下去,就可以去APOD投稿擠下那張很像乾泥巴的那張了

那些星點光暈我某程度上刻意保留下來的,個人風格是喜歡那種星光燦爛的感覺。
八九十年代後也玩過低層次的天文攝影,還是用菲林的,後來放下這玩意10年,到認為數碼技術成熟才重投這玩意,2009年底買5D Mark II Modified,之後到台灣高山拍了一陣子,然後到西藏找地,到今天拍了一批這樣的照片,也算夢圓了。我會繼續完善個人技術及照片水平,但個人不是一個很沉迷的深空攝影者,至少我玩天文30年來,在香港是完全排不上任何名次的。
今年秋換上Officina Stellare 500 RiLA 後又會用那焦段拍百多個重點天體,那我多少年來想實踐的深空攝影計劃便算初步完成。日後可能做些巡天工作,或造台大鏡在西藏玩目視。
稱得上是發燒的天文愛好者,拍三兩百張曝光足夠的深空,磨製一兩台中大口徑望遠鏡,用過203、304APO折射鏡去目視,擁有兩三個私人圓頂天文台,也在這方面建立了自己的事業,能夠養妻活兒,也差不多了。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