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有經驗人士說,建一個新的天文台,前半年到一年要解決大大小小teething problem,之後才可正式開光是正常不過,我是單人匹馬跑到西藏建立遙控天文台,花了9個月才全面投入運作,原來成績算不俗了

不過我還是要面對過去的"歷史",回看半年前出的照片,可謂慘不忍睹,或許是我真的進步了,也可以說我對自己的出品有一個最低要求,很明顯那些M33並未達到"Tibet Standard":
viewtopic.php?f=17&t=1600&hilit=
viewtopic.php?f=17&t=1743&start=0&hilit=
viewtopic.php?f=17&t=1502&hilit=
今早的月相達60%以上,還要在我最重要的拍攝黃金天區附近,苦思無可作為時,不如先拿這個M33開刀,先拍些Ha通道? 隨後一星期月相漸理想,便可對各個未完成天體,包括這個M33、那張星塵未夠展現力度不足的M45等等,一次過拍完餘下的通道:
viewtopic.php?f=17&t=3310&start=0#p21330
其實手上還有些拍完LRGBHaSIIOIII的目標,只是除了疊加及調整柱狀圖外,我對後期處理一竅不通,所以未能彩色出圖,只是那張M45難度較低,讓我能碰運氣合成出來而已。
APM 105/650
FLI Proline 16803 相機
Paramount ME、自製離軸導星器、SBIG STi 導星
Ha 通道 5x1800s = 2.5小時,無平場無暗場50%截圖
攝於我的西藏遙控天文台
這通道是用以跟日後拍攝的LRGB合成,以強化這星系上豐富的HII region。
會繼續累加曝光,在本帖出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