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topic.php?f=14&t=2182
但真的不知如何搞下去,甚至Astrocafe可能已到了窮途末路的地步。因為我們不能迴避一個事實,回過去一段時間,為了短期利益,而抹殺了一些很有意義的東西。
自從月前的Big Dob Night後,當大家都有Dob 16 GOTO,16寸口徑牛頓鏡走入平常家,David的Obsession 18UC已失去了號召力:
viewtopic.php?f=14&t=1744
不只這樣,曾幾何時,召集大家到白鷺湖天文台,某程度上是一種朝聖活動,但當你有一台16寸牛頓鏡時,還會把12寸牛頓鏡看上眼嗎?私人圓也只是一個遮風擋雨的爛鐵殼而已。那次Big Dob Night,根本沒有人想進去天文台看,台內有一台手動版的Dob 12,相比之下特別小巧,至少一個人可以提起走幾步,也沒有人碰。
曾幾何時,Obsession 18UC vs 203APO 看深空,口水戰跟目視環節一樣精采:
viewtopic.php?f=14&t=664
但試過在4300海拔用Dob 16 GOTO看星系,漩臂、dark lane,全部一目瞭然,真的提不起勁在香港用David那台鏡去掙扎於看到與看不到之間。我寧可大家跟我到西藏一次看過夠,而不在香港這種半死不活動環境下堅持:
viewtopic.php?f=14&t=3078
曾幾何時,和Willis去一趟台灣,拍足六晚的深空回來,會自覺收穫甚豐,我們也希望在香港或外地繼續物色更多更理想的地點拍星,甚至組團前往:
viewtopic.php?f=13&t=369&hilit=
但當建立了私人西藏天文台後,我已無意欲在北半球尋找更高海拔,或更理想天空的觀星點,有私人圓頂,有私人休息間可以睡IKEA大床,還有更好的方案嗎?
viewtopic.php?f=12&t=1188&start=280#p14562
好了,行星月球深空不成,那我個人也曾經想在太陽觀測方面做一番事,但看到一台台LS152T的架起來,難道我真的要上LS160F才能突破Astrocafe既有水平?所以我把LS75F賣了,只淨下LS35T:
viewtopic.php?f=10&t=1658
真的不知如何搞下去,每當一小撮Astrocafer提升裝備後,原有的群眾發現很難追趕而上,便意興闌珊消沉下去。又或者大家都勢均力敵時,活動又失去了主體領導,當望遠鏡、觀星地點的吸引力一一失去,真的不知道我們的星空小聚如何搞下去

或許,我們過去兩年花時間精力去武裝Dob 16 GOTO同學會及APM同學會是錯的,我建西藏天文台也是錯的,一步到位其實是飲鴆止渴,表面上是提升大家水平,但也同時破壞了小團隊的凝聚力。或許夢想成真心如止水是錯的,妻不如妾妾不如偷,每晚轉輾反側,一年半載換一次導星器、赤道儀、攝星鏡、觀星地點,不斷在不完美的環境下,從水平方向去發掘新的目標及夢想,然後在月面行星深空磨鏡每個領域推崇一位自己友成為神聖不可侵犯的神/大師,才是讓這愛好維持動力及凝聚力的正途

和David商談過後,我發現Astrocafe只剩最後唯一法寶:203APO,希望在APM同學會未冒出新晉大APO玩家,304APO Bino尚未落成之前,盡快把Paramount MX架起來,搞最後一兩次星空小聚,讓大家留下美好回憶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