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aru 寫:但我好相信, Astro 76mm/910mm的像質比這支2.4好好多, 價錢也高得多, 當時是學生的我負擔不起那3"折射.
沒有比較過,但那普消的確是一台很心造好的好鏡,就算在今天的 APM 80/600面前,也輸得很有尊嚴。
我在2003年火星最接近地球的那一小時,用這鏡接上TMB Supermonocentric 4mm即228x看火星,極冠及那些"綠洲"的形態都很清晰

Subaru 寫:那個時候, 我自製牛頓, 沒有赤道儀有好多東西都做不到. 會考之後, 得到父母支持, 用$3,700跟關老板買了台LN及這支2.4
關老闆定價很公道,甚至我會說很實惠,但當年$3700一台60mm折射鏡,有點像現時內地同好買鏡的情況,相對一般工資仍是昂貴玩意的。
Subaru 寫:那時我知道Pau sir是會內的高手, 是月面拍攝的表表者, 也是第一位拍到哈雷彗星的港人. 可是一直未有機會見過他本人.
really?!

但他知道你是誰,至少我最初以為你是蔡鈞安,還是他矯正我的。
小希殊當時做德州州長時說,有位總統老爸不一定是優勢,因為只能承繼了老爸的一半政治朋友,但全部的政敵。
我也一樣,和同學到業餘天文學會時,陳"校長"會說我們囂,主因還是離不開我的老師是Pau sir,到觀天會時有人會對我們很有戒心,因為猜不出我們的來意,到坐井會郤又不見得有親切感,因為不認識一個人。所以最後自己搞了一個天文工作坊出來,這個是當年第四個公開會社,在太空館的公開活動有一個席位,本來論形勢肯定是觀天會之後,大家都不介意出現這位小兄弟,因為牡丹還須綠葉扶持,但一建起天龍實驗室(即白鷺湖天文台的前身),就開始惹來全面攻擊了,再到後來我編寫的QEF申請書成功拿了248萬準備弄一台遙控的24"鏡,已去到水火不容的地步,所以後來合作方面一出事,各方反應是有跡可尋的。因為對一些人來說,若不能把我打倒,便會出現今天的局面:Astrocafe、西藏天文台、白鷺湖天文台、各大品牌代理、APM成為香港主流及區內各地最大口徑折射鏡.....
viewforum.php?f=12
所以對一些人來說,最好趁我跌一交時亂棍打死,否則便會後患無窮。若我重新站起,有實際業績,便唯有從人格入手,什麼騙子老鼠屎等,至少那種虛無縹緲一些,似是而非。Pau sir說,我2004、05年搞磨鏡班時,David也有參加的那些,有大師請他跟我劃清界線,公開說他沒教我磨鏡,希望讓外界人以為我借Pau sir名氣往自己臉上貼金,但Pau sir當然不用給他面子,也無理由否定歷史。我只覺得,自己沒有打算在磨鏡方面大力發展,也不會威脅到什麼人,真的不用那樣心虛吧,我大不了只會公開一些inconvenient truth....
viewtopic.php?f=20&t=1566#p13548
Subaru 寫:當時關老板在儀器製作及天文攝影上富有經驗, 也是一位非常健談的資深會員
譚志強說得很對,每次跟關老闆通電話時,他開口後你把聽筒放下,沖杯茶回來他還繼續說的

無意冒犯,但譚志強本人在健談方面也不遑多讓。
Subaru 寫:我造的guiding eyepiece就簡單得多, 只係用UHU膠在field stop上拉線, 所以一定要out-focus粒星來guide.
我覺得那個年代的特色是從無到有, 那時物資沒有現時這樣豐當, 很多東西都是要自己攪才成.
我用76折射或100牛反導星也未敢調模糊星點去導,在這點上你比我厲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