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M 105/650
ST8300M
Paramount ME
L Channel 33x1800s
目前L通道尚未完成,發現西藏的晴天率雖高,秋冬天大概有90%晚上可以拍攝,至少從11月至今三個月都是這樣,但並非每晚的視寧度都適合拍攝,例如正常是我的每像素取樣度是1.7",自動調焦的HFD數值會少於3,但上週視寧度不好的晚上,特別是拍月亮那晚,整晚有15Km/h的陣風,HFD值是在5以上的,拍出來的星點十分肥大。
viewtopic.php?f=16&t=1837
關於HFD vs FWHM值的定義:
viewtopic.php?f=18&t=1764
昨晚和今晚都在拍RGBHa通道,每個通道都差些許才夠3小時曝光,今晚繼續,但透明度十分之差,可能要明後天才成了。
天文攝影和很多事情都一樣,不能一步登天,也希望透過一個個目標去實習,參考國外的高水平作品作模楷,練習好自己的拍攝及後期處理技術,最終出些好圖。在1998年菲林年代放下天文攝影,到2010年初在數碼年代重拾這玩意,又同時在累積數碼器材及組建西藏天文台,進度不快但總算穏步向前,希望在今年內能把自己的水平推上比較理想的水平吧。
這張是我的參考作品之一,那些Integrated Flux Nebulae很漂亮:
http://apod.nasa.gov/apod/ap080512.html
關於Integrated Flux Nebulae:
http://www.galaxyimages.com/UNP_IFNebula.html
這張照片人家用f3.75光圈也拍了20小時,我用f6.2要用上50多小時了,50小時不是大問題,反正是自動化拍攝,只是目前天文台尚有些小問題支解決,不是百發百中而已。但論解像度,我的每像素1.7"跟他的1.2"似乎相差不太,但照片郤有明顯看分別....

http://www.dreamscopes.com/pages/2010/1 ... elm_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