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verse24 寫:Skywatcher彗差镜也跟MPCC那样对任何牛反都有效?照社长的说法,其实加上彗差镜也真的能够对焦哦,那样我只要车一个M42转接口 就能上我的牛反了。

Skywatcher是用自己的M48相機接環的(HK$150),不是M42x0.75的T2,那額外數毫米通光徑,在全片幅拍攝下改善暗角也特別明顯,就算是APS也有些分別。另外有時光學設計師也會乘機取巧(特別是日本及某一台灣品牌),用小一點通光徑的平場鏡以阻截像場外圍的鬆散光線讓Spot Diagram看來銳些,又或者用內置光欄把一台80ED收至實際口徑是72mm以改善色差。
這個彗差鏡的接望遠鏡端是2"筒徑,即常規調焦筒都可以。
至於這個彗差鏡及MPCC對什麼牛反有用,你要明白拋物面只有一種,就是K=-1,球面也只有一種,那K=0,雙曲面則有很多種,因為K < -1便可以,可以是-2, -4, -1.05....
於是一個用於5m口徑Hale f3.3反射鏡的Ross corrector,也可以用於任何口徑但焦比長過f3.3的拋物面鏡,一台10m f3.3也可以,但最終良像圈直徑相若,即像場小了一倍。當然若細緻的處理,最終的"best fit"焦平面是要輕微調節的。
"The Mount Palomar Hale telescope turned out to be the last world-leading telescope to have a parabolic primary mirror."
http://en.wikipedia.org/wiki/Hale_telescope我不懂光學設計,但有些東西看看書找找Journal,然後用Raytrace program驗證一下,便會略知一二,亦不會誤信現時討論區上一些說法,若再加上一些基本磨鏡經驗,便不會像你一樣"中招",花錢等大半年換來一片"1/20波長"的150反射鏡。但很細緻的東西,最好還是跟光學師請教,幸好每次我發電郵給Massimo Riccardi他都馬上回信,透過他也能知道他的好友Astrophysics Roland的一些設計思路。
我曾問過APM能否在德國幫我造一個可以應付500mm口徑f2球面鏡的修正鏡,那我以後便可以用很平宜的方法製作自己的攝星儀,他回覆沒問題,但可能要用上特種玻璃,8片多少組的,要一兩萬美元以上。2001年我為香港引進的APM 600 f8卡反,平場鏡及增倍鏡都不算貴,但那個0.5x減焦鏡郤等於一台APM 130APO,一來是LOMO特製的,另外要用上了螢石。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