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長 寫:actuary616 寫:我现在的镜子是Intes Micro MN66马牛+Intes MK91马卡。这两者光学素质都很好。前者可以说在很多方面都非常接近于一支5寸高素质APO,后者分辨率非常高,但是因为冷却,以及seeing的问题,在我这里很难发挥,基本上只能用55-220倍看看深空天体,或者在220倍上用双目装置看一看行星和双星,再上高倍,seeing基本上不容许。如果在香港,这支9寸马卡或许在行星和双星观测上可以达到一支高素质7寸APO的水平。下一步准备上一台GOTO Dob。受制于没有大车,估计只能上到12寸口径的。
馬牛是我在眾多折反中最推薦的一種鏡,質量也很高,但"接近APO"郤是一個很難客觀量化的形容詞,但肯定永遠不能取代,而且其表現也只限軸上。你永遠不能像我一樣,把Ethos 21放上203APO在同一視場內看雙星團,也不能加個Baader Mark V Binoviewer看碧綠色、呈立體感的M42:
viewtopic.php?f=14&t=664#p6453
Astrocafe這個星期又多了兩位APM 105/650及130/780用戶,而他們本身又是有或正在訂Dob 12, 16的。上月我在香港一位朋友也是用這組合:
viewtopic.php?f=12&t=1245#p11552
我只是有個疑問,中口徑APO加一台大牛反是很理想的組合,但當Astrocafe中四五六七八九十個同好都是用同一組合時,出來星空小聚會否太悶?![]()
我個其實也是同一取向,只是比例稍大,203APO在香港流動用 + 600牛反在西藏固定用。
400牛反/130APO = 3x口徑差,600牛反/203APO也是,的確我發現若只有2x口徑差,那台牛反是不夠吸引的,正如我到今天真的完全沒興趣看400以下的牛反或任何折反射,而David的Obsession 18UC口徑是450,但多次比試中也沒有人能說哪台鏡全勝,18UC不時被我的203APO突襲成功。
以你的情況來說,若用APM 152APO,應很難再有興趣看130或以下的任何APO了。
马牛因为带校正镜子,所以diffrection limit区域很大,轴外相当好。我在6寸马牛上用20mm ES,完全没有问题。上双目也没问题,就是眼点位置不是很理想。我同意APO在同口径中表现最出色,最容易发挥,而且发挥最稳定。但是8寸是个上限,再大各种问题也就出来了。其实各种设计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一般业余爱好者追求口径,牛反肯定是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