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徑霸權

各類話題,但謝絕罵戰、攻擊諷刺、色情暴力及通常不歡而散的政治議題

口徑霸權

文章

社長 » 2011-07-16, 13:22

近年香港不乏涉及"霸權"的話題,而我們近月每一次觀星聚會都感受到口徑霸權這會事,幸好我的203APO每次都不卑不亢的在那台450大牛前,極有尊嚴地展示本身的光學性能。

剛看到一幅M57照片,旁邊有一個小星系,或許下次大牛可以試試? 8-)

這個IC1296星系,才15.5等:

http://www.feraphotography.com/AM14/M57.html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口徑霸權

文章funoooo » 2011-07-16, 18:24

社長,

好似你支 203APO 才是"霸權"! :mrgreen: :mrgreen: :mrgreen:
funoooo
 
文章: 926
註冊時間: 2010-02-04, 11:13
來自: 香港

Re: 口徑霸權

文章Nebulas » 2011-07-17, 12:38

我一直都说: M57 是个M天体里面的异类,也是我接触最早的 M天体。

那些拍深空显得牛气轰轰的人倒是可以试试。 :roll:

APM 305/F12.5 拍它如何?
以前看书学天文,后来用望远镜学习天文,现在用纸笔想象天文!
頭像
Nebulas
 
文章: 1927
註冊時間: 2010-04-08, 12:36
來自: Wuhan, Hubei Province, P.R.China

Re: 口徑霸權

文章社長 » 2011-07-17, 13:38

Nebulas 寫:APM 305/F12.5 拍它如何?


4米長的鏡筒,赤道儀很吃力,f12.5光圈也慢得要命.... :?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口徑霸權

文章Nebulas » 2011-09-10, 01:30

用拍行星的焦距,在视宁度也恐难支持… 题外话:社长是否考虑代理下国外10英寸以上高精度的Reflector? 配合你过去亲手加工的经验,觉得应该能给我们很多帮助!武汉倒是有对12-16英寸的感兴趣,一想主镜起步DIY就是上万,是否有点过了?
以前看书学天文,后来用望远镜学习天文,现在用纸笔想象天文!
頭像
Nebulas
 
文章: 1927
註冊時間: 2010-04-08, 12:36
來自: Wuhan, Hubei Province, P.R.China

Re: 口徑霸權

文章社長 » 2011-09-11, 07:45

以高精度整鏡計,俄國的牛反鏡可以考慮,我是可以進的。

要麼從美國進主鏡,自己造鏡筒也可以。

問題是我發現圈內已很少人追求中口徑以上的牛反,像長焦APO一樣,叫好不叫座。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口徑霸權

文章universe24 » 2011-09-11, 18:23

以现在的趋势来看,大家似乎走拍摄的路线比较多,反而少了目视观测,就算有,也是以10寸以下的口径居多,这其实也没有很多机会可以使用10寸以上的牛反来目视观测,如果有机会在10寸以上的牛反里目视一次,我相信那种震撼就如使用8寸TMB APO放大500x看土星一样了。

我曾经在一个透明度很高的夜晚,使用C11连续观测了许多的球状星团,到现在还无法忘怀那个时候目视所看见的一切;造一个大口径的Dob一直都是我想要实现的事情...
頭像
universe24
 
文章: 1237
註冊時間: 2010-02-13, 16:41

Re: 口徑霸權

文章社長 » 2011-09-11, 20:30

universe24 寫:以现在的趋势来看,大家似乎走拍摄的路线比较多,反而少了目视观测,就算有,也是以10寸以下的口径居多,这其实也没有很多机会可以使用10寸以上的牛反来目视观测,如果有机会在10寸以上的牛反里目视一次,我相信那种震撼就如使用8寸TMB APO放大500x看土星一样了。

我曾经在一个透明度很高的夜晚,使用C11连续观测了许多的球状星团,到现在还无法忘怀那个时候目视所看见的一切;造一个大口径的Dob一直都是我想要实现的事情...


就算Obsession 18UC跟203APO一起觀測,我們數人小組也沒法一致認同,哪一台鏡全勝,何況僅是"10寸以上"的牛反?

你在檳城的視寧度比香港好,緯度又低,你可以用APM 228 f9 APO跟馬來西亞全國任何一個口徑的牛反比試,然後告訴我結果如何?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口徑霸權

文章Subaru » 2011-09-11, 22:50

universe24 寫:以现在的趋势来看,大家似乎走拍摄的路线比较多,反而少了目视观测,就算有,也是以10寸以下的口径居多,这其实也没有很多机会可以使用10寸以上的牛反来目视观测,如果有机会在10寸以上的牛反里目视一次,我相信那种震撼就如使用8寸TMB APO放大500x看土星一样了。

我曾经在一个透明度很高的夜晚,使用C11连续观测了许多的球状星团,到现在还无法忘怀那个时候目视所看见的一切;造一个大口径的Dob一直都是我想要实现的事情...

呢樣未必, 相信只不過班同好係拍完之後post相, 目視觀測完就未必個個會講返出來.

用C11已經可以分解大部分梅西爾球狀星團, 早前用一支0.6m Dobs睇 Omega, 星點佈滿整個視場.

我覺得目視, 是有一種拍攝所不能帶出來的感覺, 那種3D effect, 層次感及星點的幼細度是攝影很難做到的.

要享受星空, 跟它有直接的interaction, 始終係要用目視.
Subaru
 
文章: 270
註冊時間: 2011-09-03, 21:06

Re: 口徑霸權

文章社長 » 2011-09-12, 12:01

Subaru 寫:呢樣未必, 相信只不過班同好係拍完之後post相, 目視觀測完就未必個個會講返出來.


同意這點,但從其他論壇上討論攝影的帖,特別是拍深空的器材,遠多於目鏡或其他目視配件,似乎現時香港愛好者對目視這環都不甚了了,至少水平多年來沒什麼提升。我今天看到一些刊文、通訊或香港網上文章,講解分析比較不同望遠鏡時,冒犯講句,不少還是抄錄十多廿年前的文章,搔不著癢處之餘,我甚至懷疑筆者對自己寫的內容有沒有實質經驗,因為當三年前我和David分別進了203APO及Obsession 18UC,進行了一系列的對比觀測後,我發現傳統的"教科書智慧",簡單至折射、反射、折反射望遠鏡的異同及性能比較,是有很大漏洞及誤區的。

Subaru 寫:用C11已經可以分解大部分梅西爾球狀星團, 早前用一支0.6m Dobs睇 Omega, 星點佈滿整個視場.


我會在西藏試試.... 但北緯30度讓我有點痛心 :cry:

Subaru 寫:我覺得目視, 是有一種拍攝所不能帶出來的感覺, 那種3D effect, 層次感及星點的幼細度是攝影很難做到的.


在每一次推行親子活動中,無論天氣如何,參加者都感到望遠鏡下月亮的震撼,給他們看一張如何美的照片,也不會有相同效果。

我和David在石澳看深空,看到目鏡下一些暗得僅見的星系,感受也勝過網上任何一張精美照片。

Subaru 寫:要享受星空, 跟它有直接的interaction, 始終係要用目視.


我建西藏天文台,一方面是要以逸代勞同時突破自己在深空上的拍攝水平,更重要是左右開弓,讓機器為我工作的同時,可以專注我最喜愛的目視。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口徑霸權

文章universe24 » 2011-09-12, 17:03

同意Subaru的观点,也确实很少人会在论坛里分享目视观测经验....。

社长的观点我也无异议,我并没有好好的使用229来目视深空,以往的经验都是月亮及土星而已,日后有机会一定会试下。
我在想,由于big dob及折射APO,在焦比上有差,视场亮度应该就有差,那么在比拼时就应该也有差才对,我很想自己亲身经历一下...
頭像
universe24
 
文章: 1237
註冊時間: 2010-02-13, 16:41

Re: 口徑霸權

文章社長 » 2011-09-12, 18:02

universe24 寫:在焦比上有差,视场亮度应该就有差


你在說什麼?

對,八十年代有些廣告會說,RFT看深空明亮些的..... :lol: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口徑霸權

文章David » 2011-09-12, 21:40

社長 寫:在每一次推行親子活動中,無論天氣如何,參加者都感到望遠鏡下月亮的震撼,給他們看一張如何美的照片,也不會有相同效果。

月球和太陽這些光、大而立體的目標,絕對是目視較攝影精彩。

社長 寫:我和David在石澳看深空,看到目鏡下一些暗得僅見的星系,感受也勝過網上任何一張精美照片。


你指的是西貢?
viewtopic.php?f=14&t=362

如果是暗的目標,攝影和目視則各有優點,當然目視都要有大鏡和良好環境配合才可談目視的可觀性。
APM 80/480, SW 120mm Equinox, C8, Obsession 18"UC with Argo Navis & StellarCat
Lunt LS60T/CaK, LS152T with DSII
DMK31AF03, DMK21AF04, DBK21AF04
Mark V Binoviewer, Ethos (3.7mm, 6mm, 13mm), 19mm Panoptic, 5mm TMB mono
http://www.imsc.edu.hk/pages/astronomy
頭像
David
全域版主
 
文章: 1270
註冊時間: 2010-02-01, 19:33

Re: 口徑霸權

文章David » 2011-09-12, 21:44

Subaru 寫:我覺得目視, 是有一種拍攝所不能帶出來的感覺, 那種3D effect, 層次感及星點的幼細度是攝影很難做到的.要享受星空, 跟它有直接的interaction, 始終係要用目視.


這幾句寫得很到位。
APM 80/480, SW 120mm Equinox, C8, Obsession 18"UC with Argo Navis & StellarCat
Lunt LS60T/CaK, LS152T with DSII
DMK31AF03, DMK21AF04, DBK21AF04
Mark V Binoviewer, Ethos (3.7mm, 6mm, 13mm), 19mm Panoptic, 5mm TMB mono
http://www.imsc.edu.hk/pages/astronomy
頭像
David
全域版主
 
文章: 1270
註冊時間: 2010-02-01, 19:33

Re: 口徑霸權

文章社長 » 2011-09-13, 00:43

David 寫:
社長 寫:在每一次推行親子活動中,無論天氣如何,參加者都感到望遠鏡下月亮的震撼,給他們看一張如何美的照片,也不會有相同效果。

月球和太陽這些光、大而立體的目標,絕對是目視較攝影精彩。

社長 寫:我和David在石澳看深空,看到目鏡下一些暗得僅見的星系,感受也勝過網上任何一張精美照片。


你指的是西貢?
viewtopic.php?f=14&t=362

如果是暗的目標,攝影和目視則各有優點,當然目視都要有大鏡和良好環境配合才可談目視的可觀性。


我指是石澳那次203APO vs 18UC,有些暗天體就算僅隠約看到,滿足感也高於看一張精采照片。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口徑霸權

文章universe24 » 2011-09-13, 07:49

社長 寫:
你在說什麼?

對,八十年代有些廣告會說,RFT看深空明亮些的..... :lol:


轮到我不明... :P , 愿闻社长的见解...
頭像
universe24
 
文章: 1237
註冊時間: 2010-02-13, 16:41

Re: 口徑霸權

文章David » 2011-09-13, 08:39

社長 寫:我指是石澳那次203APO vs 18UC,有些暗天體就算僅隠約看到,滿足感也高於看一張精采照片。


但你提到的星系,個人覺得西貢那次的M51最精彩,比看照片滿足。我記憶中的石澳星系效果較一般:
viewtopic.php?f=17&t=663
APM 80/480, SW 120mm Equinox, C8, Obsession 18"UC with Argo Navis & StellarCat
Lunt LS60T/CaK, LS152T with DSII
DMK31AF03, DMK21AF04, DBK21AF04
Mark V Binoviewer, Ethos (3.7mm, 6mm, 13mm), 19mm Panoptic, 5mm TMB mono
http://www.imsc.edu.hk/pages/astronomy
頭像
David
全域版主
 
文章: 1270
註冊時間: 2010-02-01, 19:33

Re: 口徑霸權

文章社長 » 2011-09-13, 10:07

universe24 寫:
社長 寫:
你在說什麼?

對,八十年代有些廣告會說,RFT看深空明亮些的..... :lol:


轮到我不明... :P , 愿闻社长的见解...


八十年代Rich Field Telecope這個叫法很流行,多指一些短焦比如F4, F5的牛頓鏡,配合短焦目鏡看深空。當時有個說法,大光圈的望遠鏡看深空會明亮些,當然這是把攝影鏡頭,套用在望遠鏡目視操作上的誤解。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口徑霸權

文章社長 » 2011-09-13, 10:24

David 寫:
社長 寫:我指是石澳那次203APO vs 18UC,有些暗天體就算僅隠約看到,滿足感也高於看一張精采照片。


但你提到的星系,個人覺得西貢那次的M51最精彩,比看照片滿足。我記憶中的石澳星系效果較一般:
viewtopic.php?f=17&t=663


應該是這一次:
viewtopic.php?f=14&t=664

忘了是哪個很暗的NGC天體,在18UC下可見,203APO下仍僅見。看到,然後再專注些時間看到其型態,很種滿足感遠高於從照片所見。

當然在Binoviewer下看M42的質感,則非照片能比擬了:
viewtopic.php?f=14&t=664#p6453

可以想像,若換了在西藏,用一台更大的600牛反,會是何等壯觀,不知能否看到馬頭星雲的紅色 :lol:

看明年冬天能否實現? 大家能承受海拔4000多的缺氧,以及零下20度的冷嗎?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口徑霸權

文章David » 2011-09-13, 10:35

社長 寫:應該是這一次:
viewtopic.php?f=14&t=664


這活動和我的連結所提的活動是一樣的....

那星系應該是M82。
APM 80/480, SW 120mm Equinox, C8, Obsession 18"UC with Argo Navis & StellarCat
Lunt LS60T/CaK, LS152T with DSII
DMK31AF03, DMK21AF04, DBK21AF04
Mark V Binoviewer, Ethos (3.7mm, 6mm, 13mm), 19mm Panoptic, 5mm TMB mono
http://www.imsc.edu.hk/pages/astronomy
頭像
David
全域版主
 
文章: 1270
註冊時間: 2010-02-01, 19:33

下一頁

回到 輕鬆閒聊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