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從天文台回到火炭工作室,把廿多Giga的錄像檔案覆製至辦公室的core i7電腦,以Avistack作整批處理,僅數分數便完成一段一Giga多的錄像。回家後隨便拿一張出來做些後期處理,至少以第二張計,發現今晚的拍攝效果不甚理想,推斷成因包括:
- 今晚調焦筒出了些小問題,焦準未完全精準
- 赤道儀的摩打及減速波箱之間的齒輪接合有些問題,追蹤時有些震動,震動頻率也吻合
- 視寧度不算好,但影像未至於這麼差,至少在電腦屏幕上所見頗震撼的
- 以Avistack自動化疊加的系數,未完全優化?
- 白鷺湖天文台的古董越軸式赤道儀及我當年造的驅動器沒有月球速,月面在像場內不斷漂移
今晚也試接上LVI導星器,但追蹤時有些震動很困擾,可能要花些時間做些改良工作了。很慚愧,擁有白鷺湖天文台足15年了,至今從沒認真拿來拍照,大多用來目視及推動科普活動,或許是時間完成這最後一個環節,拍些好照片作個交待了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