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oooo 寫:遲 D post 小弟劣作出來。
社長 寫:mwtse也用iPod輔助大家尋星,十分便利。
StevenTam 寫:但在三鏡同場作相同觀測下,我又能再一次的會心微笑起來,無疑我的LS80T的表現已處於一個很高的水平
StevenTam 寫:而在熟悉的LST80下,我比較了兩個擁有同樣德國血統Zoom的表現,分別為Baader和Leica。儘管價格方面的差距不存任何懸念(Leica是Baader的倍數增長),然而在造工方面,我覺得兩者沒明顯的高低,難度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德意志"?(HAHA~說笑)
David 寫:社長 寫:mwtse也用iPod輔助大家尋星,十分便利。
iPad
StevenTam 寫:但在三鏡同場作相同觀測下,我又能再一次的會心微笑起來,無疑我的LS80T的表現已處於一個很高的水平,能觀看到的細節十分豐富,銳度和亮度都十分之高,有足夠能力把太陽具震撼性的呈現出來,儘管官方的產品線以intermediate來形容,但我覺得實際表現稱為Advance ready也不過。(抱歉,一直讚自己花香)
David 寫:我覺得LS80T的反差比LS152T還要高,配合雙目裝置觀察全太陽是一流享受。當然,在高倍拍攝和目視方面,LS152T有其優勢。
社長 寫:
我個人對"德意志"的造工感受良多。
以望遠鏡計,他們好像只追求最極緻的光學表現,對包裝及外觀毫不注重。我試過進口一台APM 254 f9 APO,拆開包裝時,鏡頭蓋內有一個鞋印,而我每次收到大大小小的APM APO,那個紙箱裡的包裝物料,發泡膠粒、綿胎、廢紙.... 與垃圾無異。我的203APO鏡筒平衡錘,那兩條鋼軌是用雙面膠貼貼上鏡筒的
每一組APM-LZOS的鏡頭,你會看到鏡間塵埃、刮痕、玻璃氣泡等,那是LZOS上注明的,Markus Ludes一句話看似有道理,望遠鏡是用來Look through,不是Look at的。
StevenTam 寫:社長 寫:
我個人對"德意志"的造工感受良多。
以望遠鏡計,他們好像只追求最極緻的光學表現,對包裝及外觀毫不注重。我試過進口一台APM 254 f9 APO,拆開包裝時,鏡頭蓋內有一個鞋印,而我每次收到大大小小的APM APO,那個紙箱裡的包裝物料,發泡膠粒、綿胎、廢紙.... 與垃圾無異。我的203APO鏡筒平衡錘,那兩條鋼軌是用雙面膠貼貼上鏡筒的
每一組APM-LZOS的鏡頭,你會看到鏡間塵埃、刮痕、玻璃氣泡等,那是LZOS上注明的,Markus Ludes一句話看似有道理,望遠鏡是用來Look through,不是Look at的。
想不到原來APM有這種Signiture的...![]()
“望遠鏡是用來Look through,不是Look at的。”<=讚好!我也很討厭為器材拍寫真的人,特別是網上很常見用相機去拍攝影器材的。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2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