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6/16 清晨 拍到的 紅通通 月全食
還有星星為伴
雲很多 好不容易 拍到瞬息影像
於台灣 桃園縣 永安漁港 附近
這次月全食從凌晨2點23分到5點04分,約1百多分鐘,天文館也表示,
今年12月10號,台灣還能再看到一次時間更長的月全食。
社長 寫:very good!!
我今早起來,只見下著大雨,天上烏雲密佈,這次全靠你了,否則Astrocafe連一張月全食也看不見
Lewis 寫:我想問問,如果月全食的一刻加上長時間曝光,但月亮和星星的距離是不一樣的,能否把月亮變成深空天體般拍攝。
社長 寫:Lewis 寫:我想問問,如果月全食的一刻加上長時間曝光,但月亮和星星的距離是不一樣的,能否把月亮變成深空天體般拍攝。
按 1/f = 1/v + 1/u 計,月球在400,000公里外,跟技術上無限遠的星星,不應在常規望遠鏡焦距下有實際差異。
(以一般愛好者用最長的10000mm有效焦距,400,000公里亦即400,000,000,000mm物體距離計,跟無限遠目標的成像距離差0.5um,因為那是個聚焦光錐,故再除以有效光圈,實際的糢糊化連0.1um也不到,跟現時相機數um的像素比較,不可能看出分別)
但在地球大氣污染厲害的年份,如火山爆發大量火山灰進入大氣層,全食時的月亮可以暗玉看不見,直焦拍攝可以曝光15至30秒才成,有些人要甚至要曝1分鐘才成。當然現時數碼單反的感光度很高,一般不用這麼長了,始終這類目標的運行速度不一樣,也無法自動導星,長時間曝光很容易糢糊的。
當然Paramount ME可以按那一刻的天體速度而自動調節,會好些。
Lewis 寫:Eclipsed Moon in the Milky Way
http://apod.nasa.gov/apod/ap110617.html
universe24 寫:如果说同样的照片,不是用数码方式处理,而是暗房技术,那是否还是造假呢?
那些玩HDR摄影的人,把照片弄得像卡通那样,那是否也是造假?
吃炸鸡时很多人习惯点辣椒/番茄酱,那岂不是吃到假的味道?
黑天鵝 寫:感覺上很多人在濫用造假這個字眼,但又有多少人真的有想過甚麼是「造假」?
不過我也無意深究,大家也不用和他們認真。時間太寶貴,無謂花時間,和無聊人爭辯。他們喜歡怎樣說就怎樣說吧。
只是,要是有初心者看到那些「偉論」,也許會信以為真。
黑天鵝 寫:樓主好像是來自對岸的,我想還是不要在這裡說這種話題,免得令樓主尷尬。可能樓主也認識您所說的人。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0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