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s 寫:ur photos recall my memory back to 97. I've been to Tibet in 97 & I wish to vist Tibet again.
若情況許可,我未來數月可能要每月去一次,一來監督天文台基建進度,二來可趁機拍攝觀測。
昨晚回到廣州,總結行程,成果豐碩。相信這次"漫無目的"之旅已走出一條全新道路,成為日後Astrocafe同好、西藏愛好者的交流的基礎。
willis 寫:ur photos recall my memory back to 97. I've been to Tibet in 97 & I wish to vist Tibet again.
Nebulas 寫:昨天我想你那时候肯定在机场了,也就没有和你多说几句。
这次来,是否有时间对我之前的镜头有测试呢?
Henry Wu 寫:他個人特別喜歡來 納木錯 來觀日出與觀星
社長 寫:StevenTam 寫:看得我都滿心期待了~
不久將來,我們可以組團過去的![]()
吃喝睡配套全部齊全,儀器架起來連拍幾天不用收。
只是天氣特別冷,今早起來還在下雪。
社長 寫:Henry Wu 寫:他個人特別喜歡來 納木錯 來觀日出與觀星
我也想試一次,但最大問題是那裡植被特別少,晚上水草也搶氧,不知人體承受能力如何。這次西藏之行,聽到一些故事,因為西藏條件特殊,最好在3000多米海拔停留兩天才再上,4000多以上要開始小心行事,隨時送命的。
kurt 寫:上年我試過在納木錯過夜,天空黑得不知怎形容,但亦凍得不知怎形容
社長 寫:補幾張圖片,前幾天租車前往納木錯,途經最高點為5190海拔。遠眺山下,臨近廿四節氣的立夏,但整個湖面還是結冰的
StevenTam 寫:話說社長的身體真是很強壯,說起來都很輕鬆似的,完全不當五千多海拔是甚麼一回事。
我看了這些故事都變得擔心了
社長 寫:StevenTam 寫:話說社長的身體真是很強壯,說起來都很輕鬆似的,完全不當五千多海拔是甚麼一回事。
我看了這些故事都變得擔心了
其實是倒過來![]()
按年齡來說,三十多至四十多那個群組,高原反應最大,子孩子及長者反應低點。肥胖又比清瘦的大、男人比女人反應大,耗氧量高的運動員,又比疏於鍛鍊的人大。而同一個人,每一次到西藏的反應又不一樣。至少我的太太每一次和我去都完全沒反應的。
從初中開始,我做最多的運動就是游泳,要麼就是背著望遠鏡遠足觀星,但這幾年也疏於練習了,腰間也有一條”車呔”,直至昨天終於下水了,今年首次游泳,不知未來幾個月再到西藏會否有分別?![]()
看你身材好像不是鋼條型運動員式的,所年紀又輕又一點,所以大概沒事,就跟我去一次吧。但奉勸一句,不用帶LS80T了,那個Etalon好像不是在4000多海拔用的![]()
反而我的手提電腦,每次都有高山症,LCD上會出現死點,不斷擴大成一片片,但回到香港又會慢慢消失
Robin 寫:社长在招募团员么?
社長 寫:Robin 寫:社长在招募团员么?
對,這個西藏天文台由我來投資,我出錢出力,更希望結合眾人之力,把它運作起來,作為個人觀測,也可作交流及教育平台。
今日才跟Willis談起,可能於七月下旬首次組團前往觀測,希望屆時天文台初步土建完成,入冬前蓋好圓頂及赤道儀及開光?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7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