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拍完虹灣後,昨天再拍,可見一日之隔,月面地貎陰影變化之巨。
以下數帖的拍攝器材與樓上一樣,用了Televue 3x Barlow投影,有效焦距4260mm,光圈f21,增益650,Gama設定100至140,曝光1/30至1/120,拍攝2000張,疊加若干。
viewtopic.php?f=16&t=973#p9010基於對短焦APO折射鏡的疑問,試用了兩種方法:
G0001 : 綠色濾鏡,1/30秒曝光
L0001:UVIR濾鏡,1/60秒曝光
兩者前期拍攝的其他設定如增益、Gamma,以及後期處理完全一樣,拍攝相隔一分鐘,月亮剛過中天,視寧度相若。
L通道比G通道的解像度稍好,增益雖不多,但照片對比下仍容易看出來。
可見以前對APO折射鏡的殘餘色差有點過慮,採用L通道及縮短曝光時間較為上算,有助凝結視寧度靜下來的一瞬間的細節。又或者說,以每像素0.23"的取樣度來說,雖然已根據203口徑望遠鏡解像度,進行合乎Nyquist要求的最少2x取樣,但對於個別高對比度月面細節來說,還是可以稍推高一點的,那L通道便提供這一優勢。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