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長 寫:其實也是舉手之勞,但勞心又多於勞力。因為有些是易手書要從第三方商店回來,要10月份才可到齊。實際上我下了訂單就完事。
始終能為內地同好引入一些正版書籍,這點我樂意做。現在人民幣匯價上調了,將來還會省一點的。
无论后面的工作如何,再次为此事来致谢了。
社長 寫:其實也是舉手之勞,但勞心又多於勞力。因為有些是易手書要從第三方商店回來,要10月份才可到齊。實際上我下了訂單就完事。
始終能為內地同好引入一些正版書籍,這點我樂意做。現在人民幣匯價上調了,將來還會省一點的。
社長 寫:其實也是舉手之勞,但勞心又多於勞力。因為有些是易手書要從第三方商店回來,要10月份才可到齊。實際上我下了訂單就完事。
始終能為內地同好引入一些正版書籍,這點我樂意做。現在人民幣匯價上調了,將來還會省一點的。
shuimouzi 寫:社長 寫:其實也是舉手之勞,但勞心又多於勞力。因為有些是易手書要從第三方商店回來,要10月份才可到齊。實際上我下了訂單就完事。
始終能為內地同好引入一些正版書籍,這點我樂意做。現在人民幣匯價上調了,將來還會省一點的。
好啊,十月中下旬能收到就最好了,我已決定十月初辭職回家好好休假一個月左右,換個工作了,比這裡會輕鬆不少了。等到十月倒不是問題,95年左右我就得知了這些書籍,一直等了十五年都沒太好的渠道購買這些書。所以多等幾個月沒事。相信其他的同好也是一樣等了好久。
社長 寫:shuimouzi 寫:社長 寫:其實也是舉手之勞,但勞心又多於勞力。因為有些是易手書要從第三方商店回來,要10月份才可到齊。實際上我下了訂單就完事。
始終能為內地同好引入一些正版書籍,這點我樂意做。現在人民幣匯價上調了,將來還會省一點的。
好啊,十月中下旬能收到就最好了,我已決定十月初辭職回家好好休假一個月左右,換個工作了,比這裡會輕鬆不少了。等到十月倒不是問題,95年左右我就得知了這些書籍,一直等了十五年都沒太好的渠道購買這些書。所以多等幾個月沒事。相信其他的同好也是一樣等了好久。
換個工作也無妨,幹工程的活挺辛苦的。
其實我也在等,特別是那些從第三方發過來的,間中收到一本,陸續集齊後我便可以一次過寄發。不過現在又有了Sky & Telescope這批東西,我真的要好好收拾一下辦公室,把所以雜誌清出來後發給你分發,那要多丁點時間了。
shuimouzi 寫:既然从事了这行,也没法,毕竟不同的工作总要有人去做的。
shuimouzi 寫:換個工作也無妨,幹工程的活挺辛苦的。
其實我也在等,特別是那些從第三方發過來的,間中收到一本,陸續集齊後我便可以一次過寄發。不過現在又有了Sky & Telescope這批東西,我真的要好好收拾一下辦公室,把所以雜誌清出來後發給你分發,那要多丁點時間了。
既然从事了这行,也没法,毕竟不同的工作总要有人去做的。公路监理工程师证9月初我已经拿到手,将简历发到人才网上后半个月来好几家公司打电话叫我快点过去,深圳有一家个人觉得不错,要人也非常急,我都怀疑自己在家呆不了几天。如果这样的话Sky & Telescope寄到我这里就要多误点时间才能分寄到别的同好处了。不过,既然我作为中转站,那这批书我是一定要开苞的
第一次我要了
社長 寫:某程度上我從半導體工程師至全時間投入天文事業,這些經歷都不能在學校裡、在職場中得到的。
shuimouzi 寫:不知道那些书籍现在情况怎样?到了多少?还差多少?
wormonet 寫::cry:
果然从国外订书就是慢, 尤其是去淘二手。都快等的连自己订的是那几本都忘光了前几天另外一个同好问我什么时候到上海,才想起来。
shuimouzi 寫:wormonet 寫::cry:
果然从国外订书就是慢, 尤其是去淘二手。都快等的连自己订的是那几本都忘光了前几天另外一个同好问我什么时候到上海,才想起来。
冯兄,贵人多忘事啊!!我也买了两册二手书,基本上价格里面95%都是运费。
shuimouzi 寫:是啊,千金难买少年穷。我97年参加工作第一个工地第一个月拿的工资是四百元,扣除吃饭的210元后还剩下190元,四个月下来省了800元全交给了父母。
shuimouzi 寫:
做工程这行是越老越值钱,
shuimouzi 寫:
而立之年还只是刚开始考证、取得经验的时候。记得01年我好多做IT的高中同学工资比我高两三倍,吃年轻饭的,他们现在好多人都转到别的行业去了,我却慢慢站起来了。
社長 寫:shuimouzi 寫:是啊,千金难买少年穷。我97年参加工作第一个工地第一个月拿的工资是四百元,扣除吃饭的210元后还剩下190元,四个月下来省了800元全交给了父母。
這個值得尊敬 !
190元的確很難生活,但現況並不代表將來,我92年認識姜曉軍時,他才183元收入,連頭髮也沒錢剪,長得像毛猴子一樣,我們差不年紀,後來他結了婚、拿了博士學位、當了人大代表,我到北京時他是開私家車來接我,到他家坐坐,除了望遠鏡外還玩音響、收集勞力士,我沒打探他收入多少,只知道算是小康了,作為朋友我很欣慰。回想92年,他認為月入萬元是不可想像的事情....shuimouzi 寫:
做工程这行是越老越值钱,
你說是軟件工程或土木工程?
shuimouzi 寫:
而立之年还只是刚开始考证、取得经验的时候。记得01年我好多做IT的高中同学工资比我高两三倍,吃年轻饭的,他们现在好多人都转到别的行业去了,我却慢慢站起来了。
當我廿歲出頭大學畢業入職一家跨國巨無霸電子集團時,出國工幹,可能只是一個人到加拿大跟褔特汽車開一小時會議,又或者到英國蘇格蘭溝通一個早上的生產事務,但一來一回加上"合理"休息時間就是九天,當然實際是到處遊歷了,期間是乘飛機商務倉,來回機場是有1.83的洋人司機幫我提行李的,而我每週工作5天,總共不超過40小時,這種公司的褔利,旁人很難想像我為何會放棄而去創業,實情這是我剛入職這公司時已下了的決定,還嫌晚了一些。
有一句至理名言是,當你站在一座小山丘上,可能自我感覺良好,遠處可能有一座大山,你是不可能跳過去的,只能走下來,再重新爬上去,沒有捷徑。
守望夜空 寫:183元收入在九十年初算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很想了解在当时的条件下大陆居民的生活状况。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0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