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SkyDragon » 2015-06-18, 16:30
我沒擁有SQM, 借來用過,好像是指向移一點也導致數值變化,是有點不能盡信的感覺。
對於量度sky quality measurement, 分享一下一直的辦法。
是針對那meter的指向問題,想量度不同地方的相對數值,絕對值反而不太重要。
以單反加鏡頭,設定為f4 ISO800, 試拍得出曝光至histogram 二分一的秒數(s)
Mag/sq arcsec = 13.93 + 2.5*log10(s)
由於這個量度是通過鏡頭單反,數值頗為穩定,不像SQM。而且是可以取樣於較無天體的區域而"量度背景"。至於準確度,我只能說與SQM在不同地方比較後,數值都合理。但是穩定性及可重複性比SQM好,這點很重要。我用excel計算,很方便。
好奇的嘗試假設:ISO800 f4 在西藏是否曝光1800秒(以達致 DSLR histogram 1/2)? Excel 得出22.1Mag/sq arcsec. 是否合理?
小把戲可能不是正道,希望勿見怪!

- 附加檔案
-

- image.jpg (810.88 KiB) 被瀏覽 27615 次
主鏡VC200L 200/1800(1278), ED81S 81/625(419); 導星Orion50/175, 80/400, STi mono; 台架AZEQ6; 相機Nikon D700 D810; 濾鏡IDAS LPS-P2, Astronomik CLS-CCD; 目鏡Baader Or4,6,10,18, 8-24zoom,Vixen8-24zoom, Nagler3-6zoom, Delos全套, Panoptic24, Nagler31; 天頂Everbrite1.25" 2"; 便㩗組合6"牛反f5 EQ5, Star Adventurer; 雙筒7x50, 16x80; 配件(有用、冇用的、若干);
軟件 EQMOD, Stellarium, PHD2, AstroTortilla, EOSNikon, 後期 Lightroom, Pixinsight.
玉宇無麈淨空濛,思縈縹緲中。星流媚眼,月展宮眉,河束鬢雲。
工勞農樸文浪漫,吾道妙群倫。鏡窺倩影,理探衷情,數計芳蹤。
-調寄「眼兒媚」 張玉哲 紫金山天文台台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