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verse24 寫:其实低纬度导星并没有怎样的问题,只是大家都习惯了对极星,所以遇到没有极星时便有点手忙脚乱而已。
对于有极星对极与无极星对极,其分别就像搭电梯与爬楼梯。
通常我都是大致对好目标方向,要求自己在1分钟左右的内对准北极点。
对极轴是一个严肃的态度问题,反映的绝对是深层次的要求。
universe24 寫:其实低纬度导星并没有怎样的问题,只是大家都习惯了对极星,所以遇到没有极星时便有点手忙脚乱而已。
对于有极星对极与无极星对极,其分别就像搭电梯与爬楼梯。
universe24 寫:没有的,我上的那座山,北方刚好就是山了,所以阻挡了。
universe24 寫:可行的话,我已经做了,只可惜就是不可行...![]()
![]()
universe24 寫:其实低纬度导星并没有怎样的问题,只是大家都习惯了对极星,所以遇到没有极星时便有点手忙脚乱而已。
对于有极星对极与无极星对极,其分别就像搭电梯与爬楼梯。
社長 寫:80年代也曾用過 "Atlas ofthe Heavens",當然窮學生也只能用複印本,但印象模糊了,總的來說還是比較喜歡用Sky Atlas 2000,一來足夠大部份望遠鏡使用,而來那些星雲星團又展示的比較細緻。這比另一本著名老星圖 Norton Star Atlas 遠好得多。
Norton Star Atlas 出了好多版,95年到英國倫敦是一償心願,從二手書店買了一本好像是60年代版的,但論實用程度,就算當年的水平來說也稍遜。先不談版權問題, Norton Star Atlas 反而"國內版"有些細節更好一些,至少星雲、星系、球狀星團、疏散星團都是不同標示的。
另外談到 Norton Star Atlas 也有一段逸事。老師告訴我,香港太空館創館館長廖興齊老先生,他年輕時曾把 Norton Star Atlas 內的所有標示了的深空天體從頭到尾觀測了六次,對我們這個年代的人來說,縱然有許大巨鏡名鏡,也隨時可以飛到不同地點觀星拍星,但這個看來也有點是遙不可及的目標。
universe24 寫:那星图上的暗星云分布与位置很吸引我,对于想挑战暗星云的摄影好手很有用。
Nebulas 寫:
在国内叫《全天星图》,好像前几年也出新版了。
从头到尾??《诺顿星图-Norton Star Atlas》在香港可见视域内的吧? 我想在香港也无法看南极附近的,比如麦哲伦星系。
不过廖馆长也够执着的,那上面好像有近千个深空。
强烈希望社长抽空也能把 《Sky Atlas 2000》 的珍藏本里面的内容拍几个挂上来,我倒是很想看看呢,国内太难买这个了。今天在Amazon.com上看到有8个 used 的。
Sky Publish 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印刷出品。
社長 寫:Nebulas 寫:
在国内叫《全天星图》,好像前几年也出新版了。
从头到尾??《诺顿星图-Norton Star Atlas》在香港可见视域内的吧? 我想在香港也无法看南极附近的,比如麦哲伦星系。
不过廖馆长也够执着的,那上面好像有近千个深空。
强烈希望社长抽空也能把 《Sky Atlas 2000》 的珍藏本里面的内容拍几个挂上来,我倒是很想看看呢,国内太难买这个了。今天在Amazon.com上看到有8个 used 的。
Sky Publish 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印刷出品。
全天星圖我手上也有,礙於版權問題不便引進而已。
稍後拍些我手上的Star Altas 2000上來吧,其實若有需要,我倒可以幫手訂那些used的回來,你可以在國內組織一下,然後統一寄發
廖館長那個時代背景有些特別,淪陷期間燈火管制,天特別暗。當然有些過來人說,那個年頭連太陽也無光的。
skyskylhui 寫:呵呵,是呀,我也有此星图,十分喜爱。还有一份775星图,也是不错。不过由于后来网络电子文档星图或者星空软件的出现使得它们的利用率大幅下降。也仅在前几天搬家时整理出来又看了一看。
skyskylhui 寫:NEBULAS兄!呵呵,我在河北省 石家庄 在下 刘辉。我那两份星图是在93年得到的,不过实话说,当年由于手中望远镜不是很出色,所以星图的效力并没有发挥得很好,但我仍旧十分喜欢它们
skyskylhui 寫:NEBULAS兄!您的师傅还抛过1.6M镜?真是十分佩服!我也经常去北京,希望有机会相遇。我的QQ:149899901
我也是老天文爱好者,也曾做过几支镜子 ,折射,反射亦有。我猜兄也是光学或天文方面的高手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