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verse24 寫:社长真棒!

以香港情況計,星河科研社起步很晚,所以在眾多同業競爭及既有利益集團的情況下要突破重圍是困難重重的,加上我不喜歡"埋堆"認人家做老大給人家拿好處,結果是要付出比人家多倍努力才可獲得同樣的收穫。
試想很多從事天文業務的商家都很輕鬆,每天睡到早上11時才起床,電郵電話數天不回也沒問題,產品出了問題三數年不解決也不會被投訴,約好時間去買東西,到了門前沒人應,打電話再找才說要多等一兩小時才回來,或者電話問好了價格,上去買時才有諸多理由要加價,但不用任何宣傳或售後工作,至今十廿年如一日,訂單仍是源源不絶。
而我郤很命苦,早上九時多回辦公室,晚上六七時後,才迫不得已離開。所賣的產品,往往一推出便被臭罵,例如你應瞭解那台綠色團購版Skywatcher HEQ5 Pro,5年前以HK$4980出了數十台,至今我所知的都運作良好,個別有問題也完全解決 (都是那段時間Skywatcher的手控LCD壞了,我即時更換新的),二手價也維持在HK$4000水平,但一直被名為騙子版 HEQ5 Pro。
或許這是宿命,我每推行一個計劃,每做一個活動,每推一件產品,都要被臭罵幾年,之後才慢慢被人認可。還記得2003年初引入本身由MIT及哈佛大學天文系講師開發的STARLAB立體星象館時,被圈內的資深人士批評我用假星星騙人,但10年下來,他們也開始加入這方面的活動吸引參加者了。
viewtopic.php?f=12&t=3654當年我私人性質推行磨鏡班,也被一群正在使用公眾資源宣傳、政府場地運作、收取公帑支付工資搞磨鏡班的愛好者批評得體無完膚:
viewtopic.php?f=6&t=2938&start=20#p20945當時那位資深人士甚至打電話給我當年的老師 (兩位都先後當過同一個會社的會長),希望他跟我劃清界線,幸好我的老師當面拒絶,反告訴他搞磨鏡班的人應多用自己造的鏡,而非拿台C5上電視訪問 (所以我至今只承認自己是初階磨鏡者)。的確,我的看法是推行磨鏡班首要的工作是做好自己,重視學生(或付了錢的顧客)的成果,而非打擊潛在對手,況且大家的做法並無衝突,各有自己的支持者。
好了,現在在台灣陸續些項目啟動,看來我在台灣的名聲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借問一下,自從為你們組裝了APM-TMB 228 APO成為全馬來西亞最大的折射鏡,數年以來又賣了好幾套數碼立體星象館,用家包括你們國家石油公司在雙子塔的科學中心,應該馬來西亞也有好些人在痛罵我吧?
viewtopic.php?f=12&t=712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