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段極長時間對長焦望遠鏡有一種執著,包括那個年代的長焦普消折射,例如已跟隨我25年的Astro 76/910普消,焦比是f12的,而我私人擁有的白鷺湖天文台也是用305 f8.5牛反的,那種目視的像質是很優秀的,當年不能負擔任何昂貴高修正度的目鏡,長焦鏡是幫上不少忙的:
http://www.astro.hk/resource.html#a
但自從去年透過David的Obsession UC 450 f4.2牛反跟我的203APO多次同場比較行星深空等目視後,我對造工良好的短焦牛反有了新的體驗,而最近美國Televue又火上加油,推出Paracorr II,可修正F2.25的短焦牛反,實際上,80年代短焦牛反杜普森台架的風潮也是部份由Televue參與推動的,因為他們推出了大視場高修正度的廣角目鏡,配合這些Rich Field Telescope (RFT)目視深空特別適合 :
http://www.loptics.com/WSP2010.html
viewtopic.php?f=17&t=14
最近因為參與西藏遙控天文台項目 viewtopic.php?f=13&t=218 可說讓我思潮起伏,隨著這個天文台的實現,我個人在業餘天文觀測,包括目視、攝影等的"全球格局"都初步定下來了,以下是我的"狂想曲",尚在蘊釀階段,不知何年何月能實現:
- 享受北回歸線以南臨海優勢,多做行星月面等要求視寧度高的工作,這些時要每天隨時出動的,不能遠程作戰,剛好身處香港,這種視寧度又垂手可得。現時很享受203APO所帶來的上乘像質,今天下半年應有大型項目落實,或許會上304APO。
- 短程目視或拍攝活動則到台灣合歡山3000海拔處,早上出發,旁晚可達。自上月一次環島之旅後,發現四日三夜或三日兩衣的旅程完全合理。
viewtopic.php?f=13&t=111
- 沉悶的長時間曝光深空工作則交由5000米海拔以上的自動化天文台操作,打游擊的模式我吃不消,而且也不能突破一張照片曝光數十小時的宿命。
- 另外籌劃一台600口徑、F3至F2.5的目視牛反,一年一兩次到達5000米海拔以上目視深空,或到澳洲中間的大沙漠行事,那裡銀河足以照到地面有影子的。昨天已收到數位報價,600鏡材不超過13公斤重,整台鏡造價約在一台152APO水平,指標是望遠鏡觀看天頂不用梯子,總重最好在30多公斤以內,收起來可飛機寄倉外出觀星。幸好多年來隨著工作而認識到不少歐美及內地的望遠鏡製造商及光學專家,說不一定若計劃落實,我會帶著自己磨好的主鏡飛到德國進行測試及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