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長 寫:就算35人也沒有什麼大不了,反正我們沒人有興趣理這些數字。
你看我在這裡發表的天文基建帖、David發的太陽觀測帖等,其實大家都把Astrocafe當作一個共同博客罷了,有興趣就看。至少若沒有Astrocafe,人家不知道香港有三數位很活躍的天文愛好者做這類工作,甚至參與興建了全球海拔最高的天文台之一。暫時看,不同的帖子的點擊率尚算可以的。
另一個是看實質活動量,過去30天我們搞了星空派對,出動了203APO及Obsession 18UC,有十多人出席活動約6小時,白鷺湖天文台的活動收益也超過6位數字,若天氣許可,下週又會搞春季星系巡禮:
viewtopic.php?f=14&t=675
所以我們是有"實體經濟"再推展至網上交流,而非倒過來,Astrocafe面世才數個月,是有時緩的。
社長 寫:大家都把Astrocafe當作一個共同博客罷了
StevenTam 寫:我也覺得自己很幸運能夠成為這裡的一份子,並且擁有機會同時一睹兩支發燒級的觀星極品,若下週又會搞春季星系巡禮,不知我能否再次成為當中的一份子![]()
這裡的興氛很好,大家也很樂於分享(又時常發放毒品...),讓我想到了拜年期間也找些機會與親朋分享我這份興趣,唯一可惜的是初一十五期間沒有月光在天上,減少了晚上的樂趣。
社長 寫:你很難看到他帶器材出現在其他圈子觀星的。
社長 寫:不同太在意這個,一個論壇,是吵架灌水灌出人數來,還是有實質討論,大家有感覺的。
以astrocafe來說,有很多獨有的東西,太陽、遊蹤、基建、小聚,個別帖子及討論也是只此一家,開壇幾個月已有內地、台灣、東南亞、海外華人等參與,個別產品介紹及優惠也是獨有的,證明其存在需要。
希望 astomates 也能發展起來
David 寫:有次和社長聊天,談到astrocafe的人次。
我說如果有一天,astrocafe有很多人留言,但大多數只是無無聊聊,因「口痕」而「吹水」,只有一些表情符號 (如舉舉拇指),大幅沖淡每個主題的實際資訊,有意思的討論很快沉底,我們會否喜歡有這種論壇?
早陣子有一同好問我Photoshop的問題,說明自己初用Photoshop,希望我寫的步驟能清楚一點。我之後把數條astrocafe的連結給他參考,他立刻便有很大進步了。
社長 寫:我們一開始已習慣書面語,也影響很多新會員用書面語交流,我的個人看法是,這是對不同地區的中文使用者的尊重。實際上口語化的文章,讀起來是慢很多的,而且一份具質量報告或技術文章,很難想像是用口語寫出來的。
社長 寫:我見過太多興趣及技術論壇,壇主看到什麼"大師專家"進來,便把他們抬舉太高,到一天他們把持論壇,對不同意見者便頤指氣使,甚至群黨攻擊,那時壇主便投鼠忌器,最後論壇便是敗壞在那些人手上。最可悲是,那天論壇人氣減了,那"大師專家"便拂袖而去,其實毫無感情的。當然最壞的情況,是論壇被一些不學無術,只是口水夠多的人把持。
Nebulas 寫:非常感谢!
呵呵,因为内地往往比较“亲朋”化,感谢社长写这么多,酌情我会慎重思考,武汉这个地方除了“天文”,似乎都很亲朋化。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2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