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2 頁)

為梅雨天準備

文章發表於 : 2011-02-16, 11:03
社長
梅雨天是天文愛好者的噩夢,每每惹來霉菌大軍。今早決定把203APO的主鏡拆下來,放回書房裡,因為就是三兩分鐘的事,哪晚好天才裝上。12月到台灣參加星空派對也是這樣,派拉蒙及鏡筒用貨運發過去,主鏡手提上飛機帶過去。回來香港後又再裝上便可,是12月28日石澳星空派對的那個下午才重新裝上的,不用調光軸的。
viewtopic.php?f=14&t=664

當然,二三月份也不是絶望的,09年初和David在白鷺湖天文台為203APO開光時,就在雲霧間享受了一個極高視寧度的晚上,推上600多倍觀看土星光環的細小環縫。

因為我的器材太多,不可能全放到防濕箱內,所以書房裝了抽濕機,化成一個器材房,長期維持濕度在50%左右,於是目鏡鏡頭及望遠鏡等便可以隨意放在架上了。

當然,因為我的興趣比較廣泛,天氣不好時,就秣馬厲兵吧,可以磨鏡、做後期處理,現剛好訂了一部Dell i7處理器的座枱電腦及好一點的顯示屏回來,之前也忍痛買了MaximDL及一些軟件,是時間研習一下後期處理了。

Re: 為梅雨天準備

文章發表於 : 2011-02-16, 14:54
funoooo
:shock: 社長,你個 Paramount 及鏡筒放在戶外。你如何保護佢地?

Re: 為梅雨天準備

文章發表於 : 2011-02-16, 15:32
社長
Telegizmos 360保護套,我的HEQ5 Pro放在戶外多年也沒事,去年派拉蒙打9號颱風也不收回來,暫時都很好的,但折射鏡頭不好說,所以安全為上。

Re: 為梅雨天準備

文章發表於 : 2011-02-16, 19:13
Nebulas
看来防腐蚀的能力还是很强!

MX+5寸长焦,我想是很多人未来5年的终极奋斗目标!

Re: 為梅雨天準備

文章發表於 : 2011-02-16, 20:02
社長
Nebulas 寫:看来防腐蚀的能力还是很强!

MX+5寸长焦,我想是很多人未来5年的终极奋斗目标!


若是5寸長焦折射,HEQ5 Pro都夠用了,把錢放在目鏡上吧。

Re: 為梅雨天準備

文章發表於 : 2011-02-16, 20:27
Nebulas
第一次这么看到你的 203 细节了。 这口径确实很轰!

Ethos 很大啊!

一直也是想看看你防潮的处理! :shock:

现在湖北的爱好者口中,203口径和社长联系到一起了! :lol:

Re: 為梅雨天準備

文章發表於 : 2011-02-16, 20:39
社長
Ethos 後面是一台100/700牛反,初中時老師用了半年時間教我磨的,隔了廿年後又拿出來修正至1/10波長的峰值誤差,然後又放了幾年,找個印了星河科研社的鏡筒、一片98%的增反光鍍膜副鏡、一個2008羽毛調焦筒及140mm筒徑用的底座,整台鏡裝好後,又不知何年何月拿出來開光。

跟Starlight Instrument買140mm筒徑用的調焦筒底座時,對方再三跟我確認尺寸,大概是沒有人會為一台100牛反配羽毛調焦吧。

但這是我的跨世紀項目,我會把它完成的,拍些照片後,給我的女兒用來看星。

但12歲那年磨這鏡時,好像沒想過是送給一個未出現的女孩子的 :roll:

Re: 為梅雨天準備

文章發表於 : 2011-02-16, 21:48
Nebulas
镜筒方面,好像你这边挺讲究的,我想和最初的设计初衷不一样.

你的过去经历,够丰富够精彩的,一直都是应该把那些东西挂上来...

嘿嘿,丫头读工程类好,有你这个家庭环境背景,我想以后她在启蒙阶段会很出色。

Re: 為梅雨天準備

文章發表於 : 2011-02-16, 21:49
David
社長 寫:09年初和David在白鷺湖天文台為203APO開光時,就在雲霧間享受了一個極高視寧度的晚上,推上600多倍觀看土星光環的細小環縫。


如果不是203APO開光,我絕對不會在陰天機會大的晚上出動。

只有12吋折APO能令我再做多次。 :lol:

Re: 為梅雨天準備

文章發表於 : 2011-02-16, 21:51
Nebulas
社長 寫:
Nebulas 寫:看来防腐蚀的能力还是很强!

MX+5寸长焦,我想是很多人未来5年的终极奋斗目标!


若是5寸長焦折射,HEQ5 Pro都夠用了,把錢放在目鏡上吧。


恩?

需要 EQ6 吧?赤道仪还是希望稳重点的好。

130/1200 看过,还是挺大的。

Re: 為梅雨天準備

文章發表於 : 2011-02-16, 21:52
Nebulas
David 寫:
社長 寫:09年初和David在白鷺湖天文台為203APO開光時,就在雲霧間享受了一個極高視寧度的晚上,推上600多倍觀看土星光環的細小環縫。


如果不是203APO開光,我絕對不會在陰天機會大的晚上出動。

只有12吋折APO能令我再做多次。 :lol:


:D 大家都集体希望 社长 上 304 了。

Re: 為梅雨天準備

文章發表於 : 2011-02-17, 08:21
neodeemer
本来准备问问社长如何把这么多东东塞到防潮箱的
看来不用问了
去年夏天两个镜头长霉,我郁闷了 :cry:

Re: 為梅雨天準備

文章發表於 : 2011-02-17, 09:55
社長
David 寫:
社長 寫:09年初和David在白鷺湖天文台為203APO開光時,就在雲霧間享受了一個極高視寧度的晚上,推上600多倍觀看土星光環的細小環縫。


如果不是203APO開光,我絕對不會在陰天機會大的晚上出動。

只有12吋折APO能令我再做多次。 :lol:


若當時沒有你在場,我大概也不敢拿203APO出來開光,後來發現這台鏡是我可以一個人架起來的,才放心了。

亦由那時起,每次我架鏡時你都袖手旁觀  :evil:

Re: 為梅雨天準備

文章發表於 : 2011-02-17, 09:58
社長
neodeemer 寫:本来准备问问社长如何把这么多东东塞到防潮箱的
看来不用问了
去年夏天两个镜头长霉,我郁闷了 :cry:


霉及白蟻這東西,我最討厭了,看那天血債血償 :evil:

昨天香港開始轉得非常潮濕,濕度達95%以上,我把203拆下來後,書房開了一整天的抽濕機也僅能維持在60%以下,快抗不著了。

Re: 為梅雨天準備

文章發表於 : 2011-02-17, 10:06
社長
Nebulas 寫:
社長 寫:
Nebulas 寫:看来防腐蚀的能力还是很强!

MX+5寸长焦,我想是很多人未来5年的终极奋斗目标!


若是5寸長焦折射,HEQ5 Pro都夠用了,把錢放在目鏡上吧。


恩?

需要 EQ6 吧?赤道仪还是希望稳重点的好。

130/1200 看过,还是挺大的。


若是拍深空,HEQ5 Pro承130/780也夠穏,目視承130/1200當然沒問題。我有一個小圓頂,是用HEQ5 Pro承152的,剛好用盡隨赤道儀送的兩個5.2Kg配重。我試過用EQ3 Pro承130/1200,目視勉強可以,但拍高倍行星很吃力。

太多人還留著菲林時代要人肉導星曝光30分鐘拍深空的那種觀念,當時的說法是大一級的赤道儀配小一級的鏡,但進入電子時代,有了自動導星器這問題便解決了。看這個,跟LXD75同級的EQ5 Pro承超過10公斤的器材,焦距也比FSQ106長,所以我的看法是,除非有特別用途要上派拉蒙之類的,否則赤道儀用數千元帶導星口的貨色便以:

viewtopic.php?f=23&t=427

Re: 為梅雨天準備

文章發表於 : 2011-02-17, 10:10
社長
Nebulas 寫:看来防腐蚀的能力还是很强!


數年前俄國軍艦到訪青島,記者問軍官們為何那是生鏽的,人家回覆說,那是用來打仗的,不是放著看的。

當你收到一片APM-LZOS鏡,上面有很多玻璃氣泡、刮痕、鏡間塵埃及抹痕等,可能會很不高興,但一看天那便完全放心了。他們的說法是,望遠鏡是用來Look through,不是Look at的 :?

Re: 為梅雨天準備

文章發表於 : 2011-02-17, 10:24
neodeemer
社長 寫:
Nebulas 寫:看来防腐蚀的能力还是很强!


數年前俄國軍艦到訪青島,記者問軍官們為何那是生鏽的,人家回覆說,那是用來打仗的,不是放著看的。

當你收到一片APM-LZOS鏡,上面有很多玻璃氣泡、刮痕、鏡間塵埃及抹痕等,可能會很不高興,但一看天那便完全放心了。他們的說法是,望遠鏡是用來Look through,不是Look at的 :?


要说军械,俄罗斯的皮实耐用,美国的精致也好用,就是贵! :D
比如F22,B2,尼米兹

Re: 為梅雨天準備

文章發表於 : 2011-02-17, 11:28
社長
neodeemer 寫:要说军械,俄罗斯的皮实耐用,美国的精致也好用,就是贵! :D
比如F22,B2,尼米兹


這幾年用多了德國貨,開始欣賞他們那份自信,就是不拘小節,注重內涵。看我鏡筒後端兩側各有一條配重桿,各負兩片一公斤配重,那條桿是用雙面膠貼貼上去的 :?

Re: 為梅雨天準備

文章發表於 : 2011-02-17, 14:00
Nebulas
嘿嘿,希望国内的产业以后不只是停留在模仿、乃至山寨的层面上。

恪于本位去革新是很有必要的。

在这里快一年了,LZOS 给我一种感觉就是冷战工程师的作品。 过去社长对 100/F8 介绍的篇幅不多,我想这个镜子也很适合搞目视观测为主的朋友们。

还有闲话扯一句,APM-TMB 针对英制尺寸的比较多, 80,100,130,180 其实我更偏好些!

昨晚上APM-TMB镜子 英制 和 公制一直在我脑海里面回荡,有些厂商比较偏英制,比如 TEC, Astro-Physics,而APM和高桥则是混着的,FC-76是FC系列里面唯一一支用英制来的镜子,介于当时日本出口美国市场需要,所以我一直认为也是FC里面下功夫最多的。

过去我一直不解高桥为何设计一款 D = 106mm 的镜子,为何不是 110mm 或者 105mm! 希望不会是因为焦距 530 匹配 肉眼最适合的可见光波段 532nm.

玩笑话: 事实上我是个极度 Anti British system... ,有时候对 US 的那种恪守英制的做法用我们当地方言形容就是: 贱三爷! 中国人要是恪守旧制,16进制一样玩死美国人! :lol:

我读很多原版著作知道美国很多科学上都还是用英里来描述光速,好像是 186xxxxxx...

哈哈! 在我认为美国动手能力最了不起的人物 Albert Abrahan Michelson 先生,测量光速的时候的笔记都是用公制

附带一下维基百科的链接图片: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d/dc/Michelson_-_Experimental_Determination_of_the_Speed_of_Light%2C_p_1.jpg/210px-Michelson_-_Experimental_Determination_of_the_Speed_of_Light%2C_p_1.jpg

详见维基百科: http://en.wikipedia.org/wiki/Albert_Abraham_Michelson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en/thumb/6/62/Michelson_-_Experimental_Determination_of_the_Speed_of_Light%2C_conclusion.jpg/210px-Michelson_-_Experimental_Determination_of_the_Speed_of_Light%2C_conclusion.jpg

Re: 為梅雨天準備

文章發表於 : 2011-02-20, 18:58
funoooo
最後都是買了防潮箱. 最安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