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救!!

今天下午收到德國電郵,讓我舉棋不定,甚至要跟星河科研社另一股東諮詢一下意見....
事緣我為內地一位用戶訂造了一台304 F7.5 APO,僅鏡筒造價便要百多萬元,而LZOS則正同時磨製兩台,通常這個口徑的APO折射鏡,因為鑄造那片超級ED玻璃、回火、研磨修正等,要1到2年才可付運。另外隨美元匯價下滑,LZOS按例每年上調這些鏡片的定價。但今天德國告訴我,可以很快有一個304 f7.5 APO的名額,可以優先讓給我
這台鏡的重量約80公斤,以派拉蒙赤道儀一般負重上百公斤來說問題不大,鏡筒也長不過228APO多少:
viewtopic.php?f=12&t=86
這台304口徑的APO能夠造到這種短焦比但又維持極高修正度,按TMB設計,是其三片空氣頭採用了兩片LZOS OK4 Super ED玻璃,藍光修正較優,又或者LZOS的改良方案為一片特厚OK4 Super ED玻璃,紅光段修正較優,這個級數的鏡頭,到現在有一個很深的體驗,先天設計雖然功不可沒,但光學厰的工藝其實佔最大的功勞,因為除了玻璃質量外,鏡片加工精度也非常規的嚴格,例如像我那台全球最短焦比的203 f7 APO,又要達到那特別高的Strehl,其實加工是十分困難的。
全球的304或以上口徑APO折射鏡大概不超過10台,例如前年高橋才第一次接單造一台FCT300。按APM的老闆Markus Ludes告訴我,數年前火星大衝時,他用APM-TMB 304 f12 APO看火星時,奧林匹斯山呈現立體感,全球網上沒有一張照片可以媲美
那我是否應把203APO賣掉,一步到位上304.....
事緣我為內地一位用戶訂造了一台304 F7.5 APO,僅鏡筒造價便要百多萬元,而LZOS則正同時磨製兩台,通常這個口徑的APO折射鏡,因為鑄造那片超級ED玻璃、回火、研磨修正等,要1到2年才可付運。另外隨美元匯價下滑,LZOS按例每年上調這些鏡片的定價。但今天德國告訴我,可以很快有一個304 f7.5 APO的名額,可以優先讓給我

這台鏡的重量約80公斤,以派拉蒙赤道儀一般負重上百公斤來說問題不大,鏡筒也長不過228APO多少:
viewtopic.php?f=12&t=86
這台304口徑的APO能夠造到這種短焦比但又維持極高修正度,按TMB設計,是其三片空氣頭採用了兩片LZOS OK4 Super ED玻璃,藍光修正較優,又或者LZOS的改良方案為一片特厚OK4 Super ED玻璃,紅光段修正較優,這個級數的鏡頭,到現在有一個很深的體驗,先天設計雖然功不可沒,但光學厰的工藝其實佔最大的功勞,因為除了玻璃質量外,鏡片加工精度也非常規的嚴格,例如像我那台全球最短焦比的203 f7 APO,又要達到那特別高的Strehl,其實加工是十分困難的。
全球的304或以上口徑APO折射鏡大概不超過10台,例如前年高橋才第一次接單造一台FCT300。按APM的老闆Markus Ludes告訴我,數年前火星大衝時,他用APM-TMB 304 f12 APO看火星時,奧林匹斯山呈現立體感,全球網上沒有一張照片可以媲美

那我是否應把203APO賣掉,一步到位上3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