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王....

早幾年搬家時不知那裡遺失了一本老書,日前請老師掃瞄了幾頁給我留念,因為裡面的內容能提醒自己80年代初時是如何觀測深空天體的,而最後的內頁作者的望遠鏡群又勾起我的少年夢,很有紀念價值。
大概84年前後吧,初上中學,對天文的好奇心及求學心達至頂峰狀態,老師建議我到銅鑼灣松板屋購買這本《星雲星團案內》,亦從當時開始,便習慣了不時把望遠鏡內看到的東西用鉛筆繪畫下來,現時還保存了好些當年的作品,包括:
- 哈雷彗星過近日點前,彗核是很明顯結實的,彗髮是形態很清晰,清晨時份把100小牛反搬下街,只靠老師給的赤經赤緯,配合星圖出來,過近日點後整顆彗星只是一個糢糊的大光斑。
- 在100牛反下,配合紅、黃、綠、橙、藍等濾鏡,土星卡縫、血紅色的木星大紅斑、火星大衝下的大流沙…. 形態是特別明顯的,視寧度永遠都是那麼好,光軸好像從不干擾我的觀測。
- 口徑細小的50普消、鏡面嚴重氧化的76牛反,仍能看到不少深空天體,包括細小的行狀星雲。但我最喜歡的,還是繪畫疏散星團。若口徑有100以上,在自家陽台都能看到碧綠色的M42。
- 也包括一些月食觀測報告,不知何解每次交報告都被評為失實,的確今天回想起來,也很費解為何當年那些小鏡的性能那麼高,這點很發人深省,是眼晴退化了,還是現在沒把儀器用好?
但最讓我神往的還是最後內頁,作者大野裕明先生的望遠鏡群,當年我們同學間稱這位作者為鏡王,就算從今天的標準看,還是很有氣勢的。而不知不覺間,原來今天自己也妻妾成群了,不知在互聯絡上那個角落,又有一位少年在看著…
今天的大野裕明先生:
http://toptour.jp/sit/star_saipan/
http://www.f-kikakukoubou.jp/features/284
大概84年前後吧,初上中學,對天文的好奇心及求學心達至頂峰狀態,老師建議我到銅鑼灣松板屋購買這本《星雲星團案內》,亦從當時開始,便習慣了不時把望遠鏡內看到的東西用鉛筆繪畫下來,現時還保存了好些當年的作品,包括:
- 哈雷彗星過近日點前,彗核是很明顯結實的,彗髮是形態很清晰,清晨時份把100小牛反搬下街,只靠老師給的赤經赤緯,配合星圖出來,過近日點後整顆彗星只是一個糢糊的大光斑。
- 在100牛反下,配合紅、黃、綠、橙、藍等濾鏡,土星卡縫、血紅色的木星大紅斑、火星大衝下的大流沙…. 形態是特別明顯的,視寧度永遠都是那麼好,光軸好像從不干擾我的觀測。
- 口徑細小的50普消、鏡面嚴重氧化的76牛反,仍能看到不少深空天體,包括細小的行狀星雲。但我最喜歡的,還是繪畫疏散星團。若口徑有100以上,在自家陽台都能看到碧綠色的M42。
- 也包括一些月食觀測報告,不知何解每次交報告都被評為失實,的確今天回想起來,也很費解為何當年那些小鏡的性能那麼高,這點很發人深省,是眼晴退化了,還是現在沒把儀器用好?
但最讓我神往的還是最後內頁,作者大野裕明先生的望遠鏡群,當年我們同學間稱這位作者為鏡王,就算從今天的標準看,還是很有氣勢的。而不知不覺間,原來今天自己也妻妾成群了,不知在互聯絡上那個角落,又有一位少年在看著…
今天的大野裕明先生:
http://toptour.jp/sit/star_saipan/
http://www.f-kikakukoubou.jp/features/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