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愛好者喜歡看星,中階愛好者拿著望遠鏡到處跑,高階愛好者擁有天文台,專業愛好者在4000米海拔以上建天文台。
繼多年前已達到專業級,我現在再晉級成為登峰造極愛好者,會在高速公路上載著自己的5米Ash圓頂以逾時速80公里奔馳,在伯努利效應下,貨車也稍稍飛離了路面,一切都是為尋覓最黑暗的天空。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836992 ... 373264145/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mwtse 寫:社長 寫:新天文台未改好名
「承先啟後震古鑠今仰天觀星輝坐地傳天文...」之類的?
mwtse 寫:社長 寫:新天文台未改好名
「承先啟後震古鑠今仰天觀星輝坐地傳天文...」之類的?
社長 寫:mwtse 寫:社長 寫:新天文台未改好名
「承先啟後震古鑠今仰天觀星輝坐地傳天文...」之類的?
在西藏建立了天文台幾年,有些東西已經看破紅塵,現在回頭再在香港建立自己另一個,是突破一層次的頓悟, 所謂
小隱隱於野(西藏),大隱隱於市(香港),所以不如叫做大隱天文台,你覺得如何?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