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ronomy Magazine complete collection 1973-2010

全球各國前沿天文科學及技術、各地天文愛好者情報等

Astronomy Magazine complete collection 1973-2010

文章

社長 » 2012-01-13, 14:01

從80年代初下課後經常到圖書館看Sky & Telescope雜誌,又跟老師借那些很貴買不起又看不懂的日本天文Guide,一直沒多留意Astronomy雜誌。

80年代後期升讀預科前做了第一份暑期工,在中環苦幹一個月後人生第一次拿到薪水,買了好些心儀的東西,包括現在還在手上的日本製60/400普消折射鏡、菲林沖罐,以及Sky & Telescope雜誌,這份雜誌至今訂了近1/4世紀,沒有一期寄失,也沒有一期不正常的晚到,但不得不說,內部郤越來越不濟了。

也在同一時間,我從各方面途徑收集了自70年代以來大多數的Sky & Telescope雜誌,80年代起的一期不缺,但後來因為放在白鷺湖天文台的儲物間沒有適當保護措施,大多數被白蟻報銷了。去年推出的光碟對我來說是一大喜訊,數十GB的碟盤空間,兩千多元的代價,的確免去我不少煩惱。

可能受到這個行動刺激吧,月前Astronomy雜誌也推出了光碟版,40年的雜誌,僅兩張光碟便裝下去,賣一千多元而已,日前收到,發現閱讀介面比Sky & Telescope的方便些。

http://www.kalmbachstore.com/15130.html

日後有星空小聚時,同好可以在火炭工作室瞭解一下。
附加檔案
R0019303.JPG
R0019303.JPG (179.54 KiB) 被瀏覽 14018 次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Astronomy Magazine complete collection 1973-2010

文章universe24 » 2012-01-14, 14:21

不济的是S&T?
頭像
universe24
 
文章: 1237
註冊時間: 2010-02-13, 16:41

Re: Astronomy Magazine complete collection 1973-2010

文章社長 » 2012-01-14, 15:04

現在的Sky & Telescope越來越薄了,間中仍有些值得收藏的文章,但份量也越來越少了。

或許互聯網的確打擊了不少傳統出版業。

我也不認為Astronomy特別好看,至少今天計我仍較喜歡Sky & Telescope,但以前常買的日本Sky Watcher、月刊天文、天文Guide都不會再看了(前兩者都停刊了),因為看雜誌,特別是看不懂的日文雜誌,其中一個要素是裡面的廣告,以及天文攝影作品,DIY倒沒什麼。但進入電子時代,以及中國產品急起直追,又有好些歐洲品牌進入國際視野,日本產品已經沒落,我進入一間日本的天文儀器店,真的沒有東西買得下手。論天文攝影,深空行星月球也以歐美澳洲領先。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Astronomy Magazine complete collection 1973-2010

文章Subaru » 2012-01-14, 15:48

我也感受到這些轉變.

以前S&T是我的參考, 裡面有好多技術性及望遠鏡concept implementation的文章, 可以話係在業餘天文界有著一個領導的角色. 現在S&T有關於telescope的文章越來越少, 我發覺近期好似一編都沒有, 真是有點失望. 以前S&T的target應是比較advanced的一群amateur, Astronomy就對入門的. 我覺得現在好像相反了! 我見好些富實戰經驗的編輯好似過晒Astronomy或另起爐灶.

另外, 東洋產品的地位又真係跟著他的經濟一樣. 早前到過幾間日本天文店, 特別是曾經顯刻一時的誠報社, 對香港人來講, 現在真係沒有特別理由去掃貨了.
Subaru
 
文章: 270
註冊時間: 2011-09-03, 21:06

Re: Astronomy Magazine complete collection 1973-2010

文章universe24 » 2012-01-14, 18:23

前几年的Astronomy,其实很适合初学者看,照片多且明了,近期的好像有点凌乱的感觉。
S&T则一般认为是给老手看的。
两本杂志的仪器测试报告都没有日本的杂志来得好。

另外,现在S&T照片的编辑做得不是很好,他用我的照片刊登了在杂志上却一封信通知也没有,不知道是他的手下办事不力还是S&T有意不给酬劳。 :x
頭像
universe24
 
文章: 1237
註冊時間: 2010-02-13, 16:41

Re: Astronomy Magazine complete collection 1973-2010

文章社長 » 2012-01-14, 21:44

universe24 寫:前几年的Astronomy,其实很适合初学者看,照片多且明了,近期的好像有点凌乱的感觉。
S&T则一般认为是给老手看的。
两本杂志的仪器测试报告都没有日本的杂志来得好。

另外,现在S&T照片的编辑做得不是很好,他用我的照片刊登了在杂志上却一封信通知也没有,不知道是他的手下办事不力还是S&T有意不给酬劳。 :x


我反而覺得日本雜誌經常做的測試,那些autocollimation很莫名奇妙,要麼他否定Strehl測定值,要麼解釋他們在測什麼:

http://homepage3.nifty.com/cz_telesco/r ... r_test.htm

Sky & Telescope的測試也很個人化,當中有些精品,過去廿年來最精彩一幕,莫過於90年代初測試Meade 8 vs Celestron 8,夠胆摸老虎屁股(大廣告客戶),也把一間不斷登廣告宣稱自己的反射鏡是Hand figured, 1/20 wave的厰家一下打殘了。噢,突然醒起你的1/20 PV反射鏡....

那個時候發照片給日本Sky Watcher雜誌,有三次被登出來,都寄一些現金及菲林奬勵過來,很好的。那次還說我的土星照很銳很銳,日本要有那樣的視寧度要數年一次云云 :lol: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Astronomy Magazine complete collection 1973-2010

文章社長 » 2012-01-14, 23:16

Subaru 寫:我也感受到這些轉變.

以前S&T是我的參考, 裡面有好多技術性及望遠鏡concept implementation的文章, 可以話係在業餘天文界有著一個領導的角色. 現在S&T有關於telescope的文章越來越少, 我發覺近期好似一編都沒有, 真是有點失望. 以前S&T的target應是比較advanced的一群amateur, Astronomy就對入門的. 我覺得現在好像相反了! 我見好些富實戰經驗的編輯好似過晒Astronomy或另起爐灶.


我感到Astronomy的"編商勾結"很明顯的,似乎很刻意的告訴讀者FLI相機拍出來的照片很好。

當然我在Astrocafe也是同樣風格,自己又是從商,所以沒什麼負面感覺,只是道出分別而已 :lol:

曾幾何時Sky & Telescope是推進世界業餘天文發展的主力,當年一位日本愛好者分享用菲林做疊加影像,拍出木衛表面地貎,後來進入數碼年代就化為Registax了。Al Nagler的廣角目鏡及John Dobson的杜普森革命是相輔相成,而Sky & Telescope則在後面火上加油。由Roland以Astrophysics折射鏡發起的APO浪潮,沒有Sky & Telescope也不可能出現。

只是,當美國開始沒落,中文又未是世界語言,歐洲固步自封,日本霧氣沉沉,那未來大勢誰來主宰?

Subaru 寫:另外, 東洋產品的地位又真係跟著他的經濟一樣. 早前到過幾間日本天文店, 特別是曾經顯刻一時的誠報社, 對香港人來講, 現在真係沒有特別理由去掃貨了.


在菲林的年代,講求機械造工,又碰上七八十年代美國的粗製濫造,高橋、五藤光學,甚至我沒見過但好像很好的三鷹光學都是精品,但進入數碼年代,日本還是固步自封,我手上除了Canon 5D Mark II外,從赤道儀到望遠鏡到相機到目鏡,真的沒有日本品牌的。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Astronomy Magazine complete collection 1973-2010

文章universe24 » 2012-01-15, 10:31

其实日本产品在机械上,到了今天也还算是精品的,只是电子部分似乎没有很好。
Vixen最近推出了新款的DD-3 controller给GP2系列赤道仪,但却没有很大的回响,是否大家都认为只是有AG不够,还要有GOTO才行呢?
他们的StarBook说真的,不是那么的好用....

话说回来,我觉得日本的天文杂志优越的地方在于他们可以业余与专业兼顾。
在天文照片展示上,也分了几个级别,创造力丰富,令我看了口瞪目呆,并且也保留了菲林拍摄部分,也有科研性质的天文照片展示,真是应有尽有了。
反而美国的杂志,10张有9张都是深空的。
虽然说日本的测试报告怪里怪气,但也使用了一些我们 不易在美国杂志上看见的测试手法。
頭像
universe24
 
文章: 1237
註冊時間: 2010-02-13, 16:41

Re: Astronomy Magazine complete collection 1973-2010

文章社長 » 2012-01-15, 11:11

universe24 寫:其实日本产品在机械上,到了今天也还算是精品的,只是电子部分似乎没有很好。
Vixen最近推出了新款的DD-3 controller给GP2系列赤道仪,但却没有很大的回响,是否大家都认为只是有AG不够,还要有GOTO才行呢?
他们的StarBook说真的,不是那么的好用....

话说回来,我觉得日本的天文杂志优越的地方在于他们可以业余与专业兼顾。
在天文照片展示上,也分了几个级别,创造力丰富,令我看了口瞪目呆,并且也保留了菲林拍摄部分,也有科研性质的天文照片展示,真是应有尽有了。
反而美国的杂志,10张有9张都是深空的。
虽然说日本的测试报告怪里怪气,但也使用了一些我们 不易在美国杂志上看见的测试手法。


這個帖引發出和而不同的觀點,我要強調這是和而不同的,那很好。

論天文攝影,概括點看日本人是在同一件事上機械式的拍得越來越好,而美國人郤很心散(或有創造力),正如前兩年那篇實驗用越長焦距特短曝光去拍高解像度小面積深空,這類創作性的活動郤不會出現在日雜誌上,不知是否跟經常強調團結一致的日本民族性有關。

今天的日本產品,已經有點老款Leica M機一樣,拿上手不由得說那是精品,但那個P2-Z,現在已沒有多少厰家會投入同樣心情去造這樣的精品,但用下去便發現精品往往跟時代脫節,剛最新出品的高橋PM-1便已夠滑稽了。

據LVI的開發人說,當你把一部Canon 350D及最新的什麼500D, 600D拿上手,會很驚訝短短數年間單反相機在性能及造工上的進步。但望遠鏡市場內,20年以來大厰商都集中精力在"fxcking each other",結果很多望遠鏡的性能並無寸進。我認同他的觀點,最少出現在市場上一半產品上。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Astronomy Magazine complete collection 1973-2010

文章Subaru » 2012-01-15, 15:51

社長 寫:我感到Astronomy的"編商勾結"很明顯的,似乎很刻意的告訴讀者FLI相機拍出來的照片很好。

當然我在Astrocafe也是同樣風格,自己又是從商,所以沒什麼負面感覺,只是道出分別而已 :lol:

可能我是從另一個觀點看, 等我再細心留意吓, 他們有無特別bias. FLI在某些技術上的確比別家優勝, 但不是全部.

至於Astrocafe方面, 我覺得是無可厚非的. 因為我記得n年前睇過一個講香港天文界的電視特輯, 社長一開始就已經講咗係從商業方面去投身天文, 所以我覺得社長要維持公司的P/L, 把自己產品的優點present出來是正常不過的事.

可能香港天文界把太多東西理想化、簡單化, 才有這些非必要的負面感覺.
Subaru
 
文章: 270
註冊時間: 2011-09-03, 21:06

Re: Astronomy Magazine complete collection 1973-2010

文章社長 » 2012-01-15, 18:04

剛收到Sky & Telescope一個推廣電郵,我有點驚訝他們會把自己的Test report獨立出來讓人收費下載:

http://www.shopatsky.com/category/test- ... 2_Treports

自由市場這完全無可厚非,但當以前Cloudynights曾把自己的Test report中有深度的分成"Lab report",要收費才能觀看,他們的理念是那些測試要由有經驗的人去做,用上獨有測試器材才成,收費是要供給他們繼續運作,這模式到最後還是不成功,雖然我很尊重嚮往這運作模式。而相對於Cloudynights,Sky & Telescope不少測試真是很兒戲。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Astronomy Magazine complete collection 1973-2010

文章社長 » 2012-01-15, 18:57

Subaru 寫:至於Astrocafe方面, 我覺得是無可厚非的. 因為我記得n年前睇過一個講香港天文界的電視特輯, 社長一開始就已經講咗係從商業方面去投身天文, 所以我覺得社長要維持公司的P/L, 把自己產品的優點present出來是正常不過的事.

可能香港天文界把太多東西理想化、簡單化, 才有這些非必要的負面感覺.


談Astrocafe,我們在走一條在天文圈中沒有多少成功先例,也不容易成功的路。

- 一般論壇的運作,若非由公家部門或地區天文台等資助,壇主會從接受廣告、銷售個人代理產品、收取商家版主的費用去維持,我絶對認同這做法,因為世界上沒有免費的東西。但壇主這樣做也有很大的代價,例如一位發帖量龐大的活躍愛好者,特別他拍的照片很受追捧的,若他漫罵一位說實話的商家,很多愛好者會加入一定罵,而壇主也不敢主持公道,往往不分是非,到最後還是商家錯,況且香港的仇商情緒又那麼高漲。加上對不少壇主的主觀想法,論壇沒人流就死定,論壇少一位商家,大不了少一份廣告費,反正本來能收到的廣告費就不多,而看來中立的論壇,或多或少就要表面上與商家劃清界線。

- 但我個人特別經驗,只要跟厰家相熟,最重要是有經濟利益(例如是銷量大的代理),你取得的產品資訊是一位愛好者可以花上十年也累積不了的,單看我拜訪APM, Lunt, Bisque及意大利的遊記就知道。我要強調,就算是一位天文雜誌記者,也不會比我作為代理的資訊取得的資訊多。所以一個論壇對商家不友善,是很笨的,因為愛好者多的是,綜觀過往三十年,大部份出現過的大師,因為市場上器材換代更新而他沒經濟能力趕上,很多三兩年,最多不超過5年,就會被另一位新晉大師取代。正如內地有個說法,"大師多如狗;XX滿街走",但天文品牌就是那麼多,有份量的商家就那幾個。

viewforum.php?f=13

- Astrocafe沒有這壓力,首先從財源角度想,因為以星河科研社在現有網絡及硬件基礎上,再開一個論壇根本不花了多少錢,每天在論壇寫些東西,我把自己的基建遊記技術帖等發表,也是工作的一部份。若幫廣告商刊登什麼Speed dating、線上遊戲的廣告,每個click分成多少錢,以天文類別本質上人流不會多的論壇來說,一年下來也不可能佔到星河科研社的1%業積。

- 第二是從人流看,Astrocafe也沒有這壓力。雖說網上世界,人流是生命線,所以若論壇不夠強的話,壇主便投鼠忌器,在罵戰中往往保護最活躍及受歡迎的網友,而非是非分明的去平息問題。我個人比較性格鮮明,喜歡像德國那樣製造顧客,而非日本那樣為顧客製造,我相信把自己的立場有理有據的分析出來,一定會得罪一些人,特別是很難讓一些大師,尤其是喜歡朋黨、排除異己但又從眾很多的愛好者駐足,因為他們不會在這裡獲得特別待遇。但這樣做也更容易及更有效率,把我的顧客群辨別出來去集中服務,例如我們搞星空小聚時,總要搞清楚對方是神是鬼,才能讓他看我們的Obsession 18UC, 203APO,又或者到訪我的白鷺湖天文台或西藏天文台。又或者有什麼搶手或大折讓優質器材出讓時,我應該優先給哪位。

- 那若果Astrocate沒有財源壓力,現在連人流也不關心,又開來做什麼? 我們開設第一目標是作為一個common blog,即是幾個發起人,把自己的理念發表出來,例如這裡是David的太陽帖的數據庫,讓中文圈內有興趣的愛好者自行觀看,那是全面開放的,你會發現Astrocafe刊的照片,除了我在自己的照片上打水印外,其他都不會,整個論壇的所有內容,不用登入都可以看到,因為人家在這裡登的東西,我從沒有視為私有資源。暫時看Astrocafe的帖,不管有沒有回覆的,個別點擊率還是挺高的,我們不少帖都有5000個點擊率,有些受歡迎的接近10000了,這比我在內地很受歡迎論壇開帖的反應無異,從推廣角度看,點擊率遠比回帖量重要。而且每次在易手版有東西出,或什麼時候有特惠品,愛好者的反應也很快(你也是...),從這點看Astrocafe發揮了預期功能。

- Astrocafe的另一個功能,就是讓現有的星河科研社客戶群有一個自己的場地,funoooo及其他愛好者不會因為買了APM 130/780而在這裡被揶揄,也可以在這裡暢談因為是星河科研社代理導致在其他論壇被揶揄及排斥的 Lunt、映美精、Skywatcher、SkyShed POD、TEC、Ash Dome、SBIG、FLI、Sirius Observatories、APM、STARLAB、Software Bisque、LVI..... 個別有些可以從非代理渠道買到的,外面的論壇還會談,若我是獨家代理而價格高昂的,不少用戶都同意,只能在這裡談了。

我相信這是一條很難走的路,不能面面俱圓就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同時又會大幅減低成功的機會,但萬一突破阻力走上軌道,根基便會很穏,人家也很難複制我的成功模式。要知道在網絡世界,一個沒有性格及獨特性,壇主及發起人沒有自己生命力,要靠人流養份才能維持下去的論壇,可以是發生一些小事而沒幾個月便倒下來,或被另外一個取代,因為這樣的論壇是沒有根基,是建立在浮沙上的。

Astrocafe開設不足兩年,若看看那些遊記、產品技術資訊、香港及外地的基建紀實.... 全部都都是獨家的,若把香港所有天文相關的論壇審視比較一下,把同一個人在不同論壇重複發放的帖、水份帖(例如登一張照片便遁例禮貌性Thumb up)、非天文帖(閒談生態通漲政治等)排除,其實Astrocafe的含金量是頗高的,我會說香港天文圈,是不能忽視或否定Astrocafe這小群人的存在及正在推動的工作的。而且從不同版面例如基建、太陽、深空(特別是西藏天文台投入運作後)、遊記等的成長,以及Astrocafe內的個人器材增長(不計私人天文台,僅以130或以上中口徑APO,又或者高檔的Ethos目鏡,過去一年多了多少套?),Astrocafe踏入第三年後的發展,按理不會比之前兩年慢。

最後但最重要的一點是,Astrocafe的開始及成長,都是自己開創出來,沒有從人家手上分掉什麼,因為Astrocafe的獨特性格,內容很少和其他論壇重複,所以這裡會滿足了目前圈內不同論壇未能滿足的少許需求,也凝聚了一些只會在這裡出沒的愛好者,所以對整個天文圈來說是發揮了正面作用,因為我們談的是create market,而非market share。
最後由 社長 於 2012-01-16, 08:44 編輯,總共編輯了 2 次。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Astronomy Magazine complete collection 1973-2010

文章Subaru » 2012-01-15, 22:51

剛剛隨手攞3本Astronomy, 看看入選reader gallery所用相機牌子的statistic, 只計星野或深空天體:
2011年7月號: SBIG (4), Starlight Xpress (2), Canon (1), Orion (1), Yankee Robotics (1)
2011年8月號: SBIG (3), Canon (2), Apogee (1)
2012年2月號: SBIG (5), FLI (1), QSI (1)

看廣告, 第一內頁是SBIG.
Subaru
 
文章: 270
註冊時間: 2011-09-03, 21:06

Re: Astronomy Magazine complete collection 1973-2010

文章社長 » 2012-01-15, 23:00

那有沒有數那些封底內頁用FLI 16803拍的照片?

註:我是FLI及SBIG代理,稍後西藏用的16803也較傾向於用FLI的PL16803。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Astronomy Magazine complete collection 1973-2010

文章Subaru » 2012-01-15, 23:18

社長 寫:那有沒有數那些封底內頁用FLI 16803拍的照片?

註:我是FLI及SBIG代理,稍後西藏用的16803也較傾向於用FLI的PL16803。

手頭上sample果三本封底內頁沒有用FLI拍的照片.

奇怪, 好像就是連FLI的廣告也沒有.
Subaru
 
文章: 270
註冊時間: 2011-09-03, 21:06

Re: Astronomy Magazine complete collection 1973-2010

文章社長 » 2012-01-15, 23:32

我明天回辦公室數一下,有多少本封底內頁用上FLI 16803拍的照片,當然我不否認,市場上16803看似FLI較普遍。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Astronomy Magazine complete collection 1973-2010

文章社長 » 2012-01-16, 11:37

Subaru 寫:剛剛隨手攞3本Astronomy, 看看入選reader gallery所用相機牌子的statistic, 只計星野或深空天體:
2011年7月號: SBIG (4), Starlight Xpress (2), Canon (1), Orion (1), Yankee Robotics (1)
2011年8月號: SBIG (3), Canon (2), Apogee (1)
2012年2月號: SBIG (5), FLI (1), QSI (1)

看廣告, 第一內頁是SBIG.


回到辦公室看看,手上2011年的不知放到那裡去,2010年的有軟檔查看很快,其中Reader Gallery最後一幅慣例是整頁大相,可以看作是Reader Gallery中的Highlight吧,得出以下結果:

2010 Dec - FLI ML8300
2010 Nov - unknown
2010 Oct - FLI 16803
2010 Sep - Canon DSLR (內頁也有 FLI 8300)
2010 Aug - FLI PL16803
2010 Jul - FLI PL16803
2010 Jun - Canon DSLR (內頁也有 FLI 16803)
2010 May - Canon DSLR (內頁也有 FLI 16803)
2010 Apr - FLI PL16803
2010 Mar - Canon DSLR (內頁也有 FLI 16803)
2010 Feb - unknown
2010 Jan - SBIG STL11000M

12個月裡有5個是以FLI相機的作品佔一整頁作為highlight,其中4個月亦即全年1/3為FLI 16803,以"Reader"遞交的作品來說,比例是否有點不尋常?

我不相信FLI的市場佔有率比SBIG高,而FLI16803更遠比一些熱門的SBIG STL11000或8300少,假設兩個品牌的用戶拍攝水平一樣,亦即各品牌及類別相機拍出來,值得佔整頁大相的精美照片數量,也應該反映相機在市場上的佔有率。那樓上的SBIG, FLI, 單反相片的比例,一定以FLI佔最少。但從這個清單中,我很難相信Astronomy沒有刻意Highlight FLI這品牌相機。

當然我樓上說的"編商勾結"並不是字面上的嚴厲指控,但抬舉一下則肯定有的,而我本身從商,認為一份雜誌編輯有些傾向性也很正常,因為雜誌好,論壇好,我們不可能要求主輯或壇主像聖人一樣,只要社會是開放的,百家爭鳴下最終讓愛好者能獲得最全面的資訊。

正如Astrocafe設立之前,香港天文圈,尤其是新入門的愛好者,根本不知道香港有這麼多天文基建在進行中,因為其他論壇都對此噤若寒蟬:

viewforum.php?f=12

他們也會對星河科研社代理的品牌噤若寒蟬或大加討伐。我看過有一個論壇,壇主看我在內地論壇出讓了自己的全套原裝五藤光學GOTO Mark X極軸連原厰摩打,他埋怨為何不益香港人自己兄弟,但同一時間他叫人付出額外成本及運費又失去本地保養,到美國郵購映美精相機(反正花錢的是"朋友"),因為星河科研社是區內唯一代理。你是過來人應該明白本地支援是很有價值的。

當然這些都是華人圈子內的常態,沒什麼大不了,所以Astrocafe的功用是填補了天文圈內一些空白,至少樓上提到一些國際品牌的用戶,例如Lunt Solar System為例吧,不能否認在國際上已成為太陽觀測器材的主流,但眾多用戶郤只能在Astrocafe暢所欲言交流心得或獲得技術支援。不計品牌,香港沒有多少台16寸口徑反射鏡,也沒有多少台130口徑APO,但單以Astrocafe過去一年的增長,也可能等於香港圈內的總和,但這個事實又郤只會在Astrocafe獲得。我會想,當主流基建、品牌及業餘者最前沿的發展(不是很多人能在西藏4300海拔建立私人天文台的)這些珍貴資訊都只會在Astrocafe出現,已說明我們的確需要更多不同論壇去滿足天文圈的需求。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Astronomy Magazine complete collection 1973-2010

文章Subaru » 2012-01-16, 21:43

社長 寫:當然我樓上說的"編商勾結"並不是字面上的嚴厲指控,但抬舉一下則肯定有的,而我本身從商,認為一份雜誌編輯有些傾向性也很正常,因為雜誌好,論壇好,我們不可能要求主輯或壇主像聖人一樣,只要社會是開放的,百家爭鳴下最終讓愛好者能獲得最全面的資訊。

對!

社長 寫:他們也會對星河科研社代理的品牌噤若寒蟬或大加討伐。我看過有一個論壇,壇主看我在內地論壇出讓了自己的全套原裝五藤光學GOTO Mark X極軸連原厰摩打,他埋怨為何不益香港人自己兄弟,。

:lol: 可能係我都會這樣. 五藤光學GOTO Mark X係我靚仔年代只可遠觀而不能擁有的極品, 俾我都可能會嬲. :lol:

社長 寫:但同一時間他叫人付出額外成本及運費又失去本地保養,到美國郵購映美精相機(反正花錢的是"朋友"),因為星河科研社是區內唯一代理。你是過來人應該明白本地支援是很有價值的。

這點真係要借這裡講一吓. 之前跟社長買了映美精相機, 發覺星河並不是洪水猛獸(要聲明只係少量sample size :D ), 交易也很均真. 第二部相機有些問題, 社長check完廠方, 就classify out of spec, 好快就解決個問題, 我覺得服務質素水平很好、很專業.

社長 寫:當然這些都是華人圈子內的常態,沒什麼大不了,所以Astrocafe的功用是填補了天文圈內一些空白,至少樓上提到一些國際品牌的用戶,例如Lunt Solar System為例吧,不能否認在國際上已成為太陽觀測器材的主流,但眾多用戶郤只能在Astrocafe暢所欲言交流心得或獲得技術支援。不計品牌,香港沒有多少台16寸口徑反射鏡,也沒有多少台130口徑APO,但單以Astrocafe過去一年的增長,也可能等於香港圈內的總和,但這個事實又郤只會在Astrocafe獲得。我會想,當主流基建、品牌及業餘者最前沿的發展(不是很多人能在西藏4300海拔建立私人天文台的)這些珍貴資訊都只會在Astrocafe出現,已說明我們的確需要更多不同論壇去滿足天文圈的需求。

我覺得Sky watcher及APM是很有實力的品牌, 在市場上俾天文愛好者多些選擇絕對是好事.
Subaru
 
文章: 270
註冊時間: 2011-09-03, 21:06

Re: Astronomy Magazine complete collection 1973-2010

文章benben88 » 2012-01-16, 22:17

服務質素水平很好、很專業.



Agree :)
benben88
 
文章: 299
註冊時間: 2010-03-01, 18:50

Re: Astronomy Magazine complete collection 1973-2010

文章社長 » 2012-01-16, 23:41

謝謝樓上兩位肯定 :D

有時客戶一句簡單而實在的肯定,勝過什麼宣傳推廣的千言萬語。

當然跟ben是一起進大學的同窗,"客戶"關係只是一種巧合。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下一頁

回到 天文消息及知識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2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