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內太陽導賞活動和白露湖天文台參觀

在2013年年初購買了一些儀器 , 在這段時間內一直構思如何推動校內天文教育和普及 , 覺得太陽導賞會有較大的優勢 , 在人流處放置太陽觀察的儀器 , 一來可以利用課堂之間的小息時段 , 二來中午時段人流最多。
上星期天氣非常好 , 首次嘗試組織一個校內太陽導賞的活動 , 由本班的學生親自講解 , 每位學生負責一部份 , 包括赤道式日晷(DIY) , 水平式日晷 , 六分儀 , 光球層觀察 , 色球層觀察 , 太陽投影儀 , 針孔投影儀 , 太陽眼鏡 , 海報展示 , 問題抽獎。過程中學生必須要熟悉自己負責的內容 , 最重要是要訓練學生如何表達、演繹 , 能把重點向同學介紹 , 能使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向小學生解說 , 過程中 , 他們也獲益良多 , 覺得''教''同學非常自豪 , 表明下一次一定會再參加。
整個活動由早上10時到下午3時 , 每個時段幾乎滿人 , 人流不斷 , 估計有一整天有一百至二百人參加 , 還有老師參與 , 氣氛相當好 , 場面非常熱鬧。這次活動雖然不是專業的導賞 , 但的確可以提高學校科普氣氛 , 除了認識某些天文知識外 , 還可以提升學生組織活動的能力 , 也讓其他人知道 , 原來天文科普可以由不起眼的太陽開始 , 慢慢了解我們的天文世界。
預定下一次將會把天文導賞活動搬到附近的水塘步道徑 , 對象改為社區 , 讓學生把知識回饋社會 , 成為科普的一份子 , 也是本人一直要努力的地方。
除了太陽導賞 , 每班一有課餘時段就動員全班學生上天台進行太陽導賞 , 目前已有7個班級參加了 , 讓我慢慢清楚天文教育的方向。
前幾天也參加星河的活動 , 讓學生大開眼界。某位學生的感想中稱呼方SIR為中大的大學教授 , 別見怪。
上星期天氣非常好 , 首次嘗試組織一個校內太陽導賞的活動 , 由本班的學生親自講解 , 每位學生負責一部份 , 包括赤道式日晷(DIY) , 水平式日晷 , 六分儀 , 光球層觀察 , 色球層觀察 , 太陽投影儀 , 針孔投影儀 , 太陽眼鏡 , 海報展示 , 問題抽獎。過程中學生必須要熟悉自己負責的內容 , 最重要是要訓練學生如何表達、演繹 , 能把重點向同學介紹 , 能使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向小學生解說 , 過程中 , 他們也獲益良多 , 覺得''教''同學非常自豪 , 表明下一次一定會再參加。
整個活動由早上10時到下午3時 , 每個時段幾乎滿人 , 人流不斷 , 估計有一整天有一百至二百人參加 , 還有老師參與 , 氣氛相當好 , 場面非常熱鬧。這次活動雖然不是專業的導賞 , 但的確可以提高學校科普氣氛 , 除了認識某些天文知識外 , 還可以提升學生組織活動的能力 , 也讓其他人知道 , 原來天文科普可以由不起眼的太陽開始 , 慢慢了解我們的天文世界。
預定下一次將會把天文導賞活動搬到附近的水塘步道徑 , 對象改為社區 , 讓學生把知識回饋社會 , 成為科普的一份子 , 也是本人一直要努力的地方。
除了太陽導賞 , 每班一有課餘時段就動員全班學生上天台進行太陽導賞 , 目前已有7個班級參加了 , 讓我慢慢清楚天文教育的方向。
前幾天也參加星河的活動 , 讓學生大開眼界。某位學生的感想中稱呼方SIR為中大的大學教授 , 別見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