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學校天台觀星夜 (30-1-2013)

文章發表於 : 2013-02-02, 15:05
David
前數天在學校天台和學生觀星,第一次用iPad和謝Sir弄給我的架協助講解,果然非常有用。
viewtopic.php?f=20&t=1183&p=20044&

這次出動了Skywatcher 12吋杜蘇鏡 (配合Ethos 13mm和6mm目鏡),我覺得這鏡特別適合在我校用。
viewtopic.php?f=22&t=44

我知道不少人喜歡折反射鏡的方便,但在學校觀星便不用太介意搬運問題,而且牛頓鏡視場闊,尋星方便。
viewtopic.php?f=17&t=48#p195
viewtopic.php?f=5&t=486#p4545
viewtopic.php?f=10&t=467&start=20#p6650

有astrocafers已購入16吋的版本,但我個人覺得12吋較方便搬運,雖然12吋的集光力弱,但在一般大氣穩定度下,我也很少用250x以上觀察 (而且我校的杜蘇鏡是「能感受地球轉動」的版本),因此光度都很足夠。

使用iPad方面,我只是預先計劃當晚會觀察的天體 (木星、木衛、M42、M45等),然後把相關的天文相片輸入iPad。當同學進行觀察時,便可用相片協助講解,也可指出相片中的一些特徵,叫同學試試觀察。其實我一向有用手機做這事,不過iPad的大屏幕的效果當然較好。

用相片輔助的目的,是讓同學把目鏡內的影像連繫到一般網上相片的景象。因此,選擇星雲相片時 (如M42),除了選擇一些長時間曝光的作品外,也可試找一些和目視效果相若的,這對初學者特別有用。

iPad也可以用來控制一些望遠鏡腳架的GOTO:
viewtopic.php?f=17&t=1230

Re: 學校天台觀星夜 (30-1-2013)

文章發表於 : 2013-02-02, 15:07
David
這次的參加者大部份是沒有觀星經驗的中六物理同學,他們在堂上學過不少天體的概念和名稱,觀星便能在有意義的情境下再介紹多次。我大致上按照這帖的內容進行活動:
viewtopic.php?f=6&t=1191

這批學生對學習興趣很一般,平時在堂上做一些有趣的演示時反應都不大,令我對這次的觀星都沒有太大期望。怎料,觀察M42時,特別是當我加入UHC濾鏡時,他們的笑容和驚喜都令我喜出望外。一位同學說他看到星雲呈綠色,但我從未和他們提過M42的目視顏色。之後很多同學都聲稱自己都看到綠色,我總有點懷疑。不過就算是錯覺,都算是好的錯覺!

觀察過程中有出現人造衛星,同學都很興奮,立刻談談課堂學過的兩大類衛星。我們也粗略測試了我校天台可觀察到的最暗星等:
viewtopic.php?f=6&t=791

這次活動也有剛入大學的舊生參加,協助指導同學觀星。當我介紹參宿四時,對考過2012年試卷的舊生,份外有感覺!

Re: 學校天台觀星夜 (30-1-2013)

文章發表於 : 2013-02-03, 03:04
社長
David 寫:有astrocafers已購入16吋的版本,但我個人覺得12吋較方便搬運,雖然12吋的集光力弱,但在一般大氣穩定度下,我也很少用250x以上觀察 (而且我校的杜蘇鏡是「能感受地球轉動」的版本),因此光度都很足夠。


你記得照片是那台Dob 12當晚開光拍的? 轉眼間都四五年了,工作人員喜歡它方便易用:

viewtopic.php?f=22&t=44#p146

不過從結果說明,最近買Dob的都是買Dob GOTO,因為新的Dob GOTO因為採用雙編碼設計,即用人手推動望遠鏡找星後(Star Hopping),望遠鏡仍會知道自己指向,隨後繼續追蹤,然後又可GOTO。昨天的觀星小聚發生了一段小插曲,我們看完某一目標後轉移至另一目標,某些原因望遠鏡卡著了,馬達動了很久但望遠鏡是靜止的,後來我們把離合器調鬆一點望遠鏡便重新轉動,瞄準新目標才停下來,證明編碼跟馬達是獨立運作形成一個封路系統,但一般GOTO版的德式赤道儀或經緯儀,便不能這樣,要麼不能人手介入做Star Hopping,要麼把赤道儀兩軸的鎖鬆開或鎖得不緊時滑動了少許便要重新把赤道儀校正:

viewtopic.php?f=14&t=3410&start=20#p22316

那是一反傳統GOTO就不能人手介入的兩難局面,唯一的代價是重量增加了。另外Dob GOTO或Dob手動版都很容易裝起來,例如Dob 16 GOTO的台架是1個轉盤加3件企板,只須三數分鐘上緊12顆手擰縲絲便成,把伸縮鏡管放上去,裝好兩旁手擰縲絲,然後一拉便完成。不是很多鏡,尤其是這口徑的,可以這樣快裝起來的。我沒算過整台鏡最快是否能一個人在5分鐘內裝好,但也不會差太遠。

Re: 學校天台觀星夜 (30-1-2013)

文章發表於 : 2013-02-03, 03:22
社長
David 寫:我知道不少人喜歡折反射鏡的方便,但在學校觀星便不用太介意搬運問題,而且牛頓鏡視場闊,尋星方便。
viewtopic.php?f=17&t=48#p195
viewtopic.php?f=5&t=486#p4545
viewtopic.php?f=10&t=467&start=20#p6650


看看最後那段,一針見血:

http://www.skywatchertelescope.net/swtn ... ew-web.pdf

話說回來,雖沒很客觀的A-B測試,但用兩鏡做了不少獨立的觀測後,你那主鏡出自名師之手的Obsession 18UC光學上應比SKywatcher好一些的 (至少你那鏡在203APO折射鏡旁絶不欺場,那對正常的愛好者來說應不會投訴了),不過穏定的GOTO台架,讓後者能輕鬆進行不少高倍觀測,例如我可以一個人把整台鏡移到赤柱聖士提反灣碼頭伸入水中數十米,視寧度很好的地點觀測,在正常的陣風下,望遠鏡的damping表現極佳,我也能推上800x用狹小視場的TMB Supermonocentric目鏡看土星恩克縫,而你的鏡推上500多倍以上人手追蹤把星體維持在視場正中央便有點吃力,所以要改用Ethos 3.7等大視場目鏡,但這類目鏡的修正度略遜,還記得那年我們看土星的情況嗎?

"my bad skill in tracking the Saturn drove me crazy!"

viewtopic.php?f=14&t=940#p8922

Re: 學校天台觀星夜 (30-1-2013)

文章發表於 : 2013-02-06, 13:23
社長
我的5年老鏡還是在工作的:

viewtopic.php?f=6&t=3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