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新高中天文的簡易觀星活動(冬季)

對一般修讀新高中天文同學,如果可行的話,一次觀星活動對配合教學有不少好處。但是究竟觀察那些目標呢?那些目標在那兒呢?
不少老師不是天文發燒友,不會對天體的位置暸如指掌。對一些老師來說,有尋星功能的電腦GOTO赤道儀用又不是很方便使用。有沒有幾個非常容易找到、緊貼課程、富教育意義的目標呢?
本文介紹4個我在學校和學生觀察的目標,全部都在全天最易辨認的星座 (即獵戶座) 和附近區域,學習了便可在冬季帶領一次觀星活動。
1. 獵戶座大星雲 M42
這是星的育嬰室,恆星誕生之地。可觀察四合星Trapezium,大鏡可見四合星的顏色 (課程有提星的顏色) ,這巨大星雲釋放的能量,絕大部份便是由這數粒星推動。有教原子物理的話更可提到這4粒星發出的紫外線激發出氫氣發出紅光,即是M42照片的顏色。
2. 七姊妹星團 M45
星誕生時,通常是一堆堆的,形成疏散星團,M45是最著名的一個,肉眼可見光星形成問號狀,這堆星便好似一堆兄弟姊妹一樣。對一般學生,這星團較適合透過低倍的尋星鏡觀察。值得一提的是,這星團不是由周圍的藍色雲氣誕生出來,它們的移動方向是不同的。即是說,我們能拍攝到這個燦爛的星團被飄亮的藍色雲氣包著,是很難得的巧合。
3. Sigma Orionis
不同質量和溫度的星,顏色會不同。指向Sigma Orionis,你會見到一堆星,當中有些有明顯顏色,例如紅色和藍色。
4. 參宿四
這是垂死的星,非常巨大,表面溫度不高,隨時會爆炸。星的大小在教Stefan's Law和Luminosity時有提及,所以這星的教育意義不錯。
雖然有人可能說「一粒紅色星有什麼可觀性呢?一般天文愛好者都不會觀察吧!」,但這正是教育和一般天文愛好者觀星不同的地方,而且觀星最重要的不是那個影像是否震撼 (否則很多深空天體都不值得看),而是指導的老師如何用說話去繪出一個圖畫去啟發學生的想象力。
如果再加上行星 (如可見) 或一個上弦月 (即半個月球左右) 這些很容易找的目標,已經非常足夠舉辦一個1.5-2小時左右的觀星活動,再長的話一般學生的耐性會暴跌。
不少老師不是天文發燒友,不會對天體的位置暸如指掌。對一些老師來說,有尋星功能的電腦GOTO赤道儀用又不是很方便使用。有沒有幾個非常容易找到、緊貼課程、富教育意義的目標呢?
本文介紹4個我在學校和學生觀察的目標,全部都在全天最易辨認的星座 (即獵戶座) 和附近區域,學習了便可在冬季帶領一次觀星活動。
1. 獵戶座大星雲 M42
這是星的育嬰室,恆星誕生之地。可觀察四合星Trapezium,大鏡可見四合星的顏色 (課程有提星的顏色) ,這巨大星雲釋放的能量,絕大部份便是由這數粒星推動。有教原子物理的話更可提到這4粒星發出的紫外線激發出氫氣發出紅光,即是M42照片的顏色。
2. 七姊妹星團 M45
星誕生時,通常是一堆堆的,形成疏散星團,M45是最著名的一個,肉眼可見光星形成問號狀,這堆星便好似一堆兄弟姊妹一樣。對一般學生,這星團較適合透過低倍的尋星鏡觀察。值得一提的是,這星團不是由周圍的藍色雲氣誕生出來,它們的移動方向是不同的。即是說,我們能拍攝到這個燦爛的星團被飄亮的藍色雲氣包著,是很難得的巧合。
3. Sigma Orionis
不同質量和溫度的星,顏色會不同。指向Sigma Orionis,你會見到一堆星,當中有些有明顯顏色,例如紅色和藍色。
4. 參宿四
這是垂死的星,非常巨大,表面溫度不高,隨時會爆炸。星的大小在教Stefan's Law和Luminosity時有提及,所以這星的教育意義不錯。
雖然有人可能說「一粒紅色星有什麼可觀性呢?一般天文愛好者都不會觀察吧!」,但這正是教育和一般天文愛好者觀星不同的地方,而且觀星最重要的不是那個影像是否震撼 (否則很多深空天體都不值得看),而是指導的老師如何用說話去繪出一個圖畫去啟發學生的想象力。
如果再加上行星 (如可見) 或一個上弦月 (即半個月球左右) 這些很容易找的目標,已經非常足夠舉辦一個1.5-2小時左右的觀星活動,再長的話一般學生的耐性會暴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