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 Feather Touch 羽毛電子調焦筒精準度

美國 Starlight Instrument Feather Touch 羽毛調焦筒近年已被視為業界標準,除了很專科的如PDF調焦筒外,羽毛調焦筒被視為適用於行星月面、深空天體拍攝工。現時頂級望遠鏡如APM、Astrophysics、TEC的折射鏡都提供羽毛調焦筒為標準配置,型號分2、2.5、3、3.5、4英吋及不同行程型號。其中羽毛的4位數字前兩位代表筒徑、後兩位代表行程。而Starlight Instrument 亦為其他品牌如高橋、Televue等提供升級套件,例如現時放售的FS102折射鏡:
viewtopic.php?f=10&t=30
現時本人已不能自拔,每一台工作望遠鏡都用上了羽毛調焦,或配備了可接羽毛調焦的連接環,而這次測試的目的,是要進一步瞭解其工作系統,以便更好發揮其輔助拍攝威力。
測試目的:
瞭解不同型號的羽毛電子調焦系統的性能及系收,以便更好發揮其輔助拍攝威力。
測試項目:
測試一:測試不同型號的最細調焦解像度,方法是以數碼手控驅動調焦筒行走400單位,以推算每單位相對調焦解像度。
測試二:測試不同型號的重覆性,方法是以數碼手控驅動調焦筒單向行走400單位並反向歸零,以測試調焦座的歸位性能。
測試三:測試不同型號的空程,方法是以數碼手控驅動調焦筒單向行走後再反向行走,以測試調焦座的空程為多少單位。
工具:
- APM-TMB 105/650 APO 折射鏡 (羽毛3545調焦筒,即筒徑3.5英吋、行程4.5英吋)
- APM-LOMO 80/600 APO 折射鏡 (羽毛2545調焦筒,即筒徑2.5英吋、行程4.5英吋)
- 星河科研社自製 100/700 反射鏡 (羽毛2018調焦筒,即筒徑2.0英吋、行程1.8英吋)
- 羽毛電子調焦、Mitutoyo千份錶(解像度0.01即10um)
結果如下:
Feather Touch 3545
- 每單位調焦解像度7.1um
- 歸零精準度少於一單位即7.1um
- 空程7單位
Feather Touch 2545
- 每單位調焦解像度11.1um
- 歸零精準度少於一單位即11.1um
- 空程3單位
Feather Touch 2018
- 每單位調焦解像度10.5um
- 歸零精準度少於一單位即10.5um
- 空程2單位
結論:
- 從以上測試,可見數個羽毛型號的重覆性極高,相對於羽毛調焦的相對讀數,以第二代LVI的絶對讀數驅動,會十分有利。
- 羽毛電子調焦的最細調焦解像度為7.1至11.1um,從本人的實戰驗證,配合魚骨板可於+/-1調焦單位便顯示出焦準差,即可於焦準達至最理想值的+/-3.5至5.6um以內,以最極端的F2.8光圈計,對理論最佳星像直徑影響也僅在2um以下,即很大機會只會影響星像外圍誤差半徑的像素亮度:
viewtopic.php?f=18&t=422
- 任何天梯牙式(Rack & Pinion)調焦筒都有一定空程,即來回反向調焦時,都不能即時反應,因為沒有空程的天梯牙是轉不動的,故問題只是多於少,甚至重覆性有多高。摩擦式(Crayford type)的調焦筒按理沒有空程,但摩打及內部減速齒輪仍會引入一定空程,經是次測試後,證明日後調焦時若要反向調焦,便要引入相應空程單位數。
viewtopic.php?f=10&t=30
現時本人已不能自拔,每一台工作望遠鏡都用上了羽毛調焦,或配備了可接羽毛調焦的連接環,而這次測試的目的,是要進一步瞭解其工作系統,以便更好發揮其輔助拍攝威力。
測試目的:
瞭解不同型號的羽毛電子調焦系統的性能及系收,以便更好發揮其輔助拍攝威力。
測試項目:
測試一:測試不同型號的最細調焦解像度,方法是以數碼手控驅動調焦筒行走400單位,以推算每單位相對調焦解像度。
測試二:測試不同型號的重覆性,方法是以數碼手控驅動調焦筒單向行走400單位並反向歸零,以測試調焦座的歸位性能。
測試三:測試不同型號的空程,方法是以數碼手控驅動調焦筒單向行走後再反向行走,以測試調焦座的空程為多少單位。
工具:
- APM-TMB 105/650 APO 折射鏡 (羽毛3545調焦筒,即筒徑3.5英吋、行程4.5英吋)
- APM-LOMO 80/600 APO 折射鏡 (羽毛2545調焦筒,即筒徑2.5英吋、行程4.5英吋)
- 星河科研社自製 100/700 反射鏡 (羽毛2018調焦筒,即筒徑2.0英吋、行程1.8英吋)
- 羽毛電子調焦、Mitutoyo千份錶(解像度0.01即10um)
結果如下:
Feather Touch 3545
- 每單位調焦解像度7.1um
- 歸零精準度少於一單位即7.1um
- 空程7單位
Feather Touch 2545
- 每單位調焦解像度11.1um
- 歸零精準度少於一單位即11.1um
- 空程3單位
Feather Touch 2018
- 每單位調焦解像度10.5um
- 歸零精準度少於一單位即10.5um
- 空程2單位
結論:
- 從以上測試,可見數個羽毛型號的重覆性極高,相對於羽毛調焦的相對讀數,以第二代LVI的絶對讀數驅動,會十分有利。
- 羽毛電子調焦的最細調焦解像度為7.1至11.1um,從本人的實戰驗證,配合魚骨板可於+/-1調焦單位便顯示出焦準差,即可於焦準達至最理想值的+/-3.5至5.6um以內,以最極端的F2.8光圈計,對理論最佳星像直徑影響也僅在2um以下,即很大機會只會影響星像外圍誤差半徑的像素亮度:
viewtopic.php?f=18&t=422
- 任何天梯牙式(Rack & Pinion)調焦筒都有一定空程,即來回反向調焦時,都不能即時反應,因為沒有空程的天梯牙是轉不動的,故問題只是多於少,甚至重覆性有多高。摩擦式(Crayford type)的調焦筒按理沒有空程,但摩打及內部減速齒輪仍會引入一定空程,經是次測試後,證明日後調焦時若要反向調焦,便要引入相應空程單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