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初準備一套輕巧器材到西藏拍攝星野,提出了Project EQ1計劃,但結果沒有什麼跟進或發展,希望稍後會再續"前緣"吧

viewtopic.php?f=5&t=112
到時在又想提出另一個計劃:Project Sky Watcher EQ5 Pro
事緣去年到台灣拍星時,因為不小心把HEQ5 Pro的導星口銅線拉斷了,臨時得Henry相助,借用他的EQ5 Pro用一個晚上,背負10Kg以上的APM 105/650 + Canon 5D Mark II + 導星鏡等,拍攝效果十分理想:
viewtopic.php?f=23&t=427
我個人最喜歡的赤道儀是Skywatcher HEQ5 Pro,從年前推出綠色團購版,數十台赤道儀一掃而空,到現時每當有人以當時價格9折出讓,沒三兩天便被人接去,已可見這台赤道儀的受歡迎程度。我一直說,在現時電子科技發展下,傳統追捧純機器精度的日系赤道儀,但GOTO都要借助電腦行事,再加上日圓升值因素,可謂雪上加霜,不知是否叫好,但肯定不叫座。反觀一台數千元的HEQ5 Pro,接個二千多元的LVI導星器,已可進行高精度導星,手控有萬多個天體座標數據庫,又可自定義天體(例如當晚彗星位置),按理已能滿足絶大部份天文愛好者要求,亦甚少機會需要連接電腦。
但在Skywatcher的數款赤道儀中,包括EQ1, EQ2, EQ3, EQ3 Pro, EQ5, EQ5 Pro, HEQ5, HEQ5 Pro, EQ6, EQ6 Pro, NEQ6 Pro,其中有一款可塑性很高,郤又甚少人留意的,正是兩年前日全食期間推出的EQ5 Pro。這款赤道儀對於無車一族或經常到外地拍星的朋友來說,是遠比HEQ5 Pro輕巧,對於一般慣用80ED等級別,又大多集中在數百毫米焦段拍攝的需求來說,EQ5 Pro的確比HEQ5 Pro平易近人。
EQ5 Pro的拍攝負重可達10Kg,目視系數可以略高,在國外甚至跟SKP25012(250牛頓鏡)配套出售,即同級的Vixen或高橋都要貴一大截以上,而本身與HEQ5 Pro共用鋼管三腳架,比Vixen Photoguider的三腳強度明顯高一截。跟類近級別的Meade LXD75相比,Skywatcher的耐用性、自動導星能力、本地支援等,現時Astrocafe中很多位轉用Skywatcher赤道儀的用戶應深有體會。
隨著西藏私人天文台投入運作,我希望未來數月花點時間用這套EQ5 Pro拍些照片,分享其工作表現。下圖是我轉用矮身三腳架起APM-LOMO 80/600及導星鏡的情況,因為鏡身比較輕,所以亦改用3.2Kg配重。希望稍後分享一些600mm焦段下的拍攝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