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問題讓我有些感觸。
在不少愛好者眼中,你並不務實。現在才初中,鏡都沒玩出什麼成績,便開始去想什麼Strehl ratio、FLP53、CCD vs DSLR,我在以萬計的帖中,數年前提過一句德國老人看普消色差比APO少的案例。我對這種飢餓感並不陌生,除了在天文外,我中四那年已從不同途徑把七十年代起的高程度會考(中七預科公開考試),考試局的不同科目的Marking Scheme,特別是不會公開的Multiple Choice試卷及答案收集齊。
當然我不會重蹈我老師的覆轍,因為我跟你同齡時,能接觸到的儀器遠比你少,但我想的藍圖比你今天還大。結果換來我老師面對面、eyeball to eyeball那句 "唔好比我睇死你,你今世都唔駛旨意有枝8寸折射鏡",我要強調這句說話是指普通消色差,說話那刻是八十年代,我唸中三,那鏡在Sky & Telescope裡的廣告要數千美元。
所以我不懷疑你會比我做得更多 : 我17歲入中大,重建那台逾1噸重的牛頓鏡、25歲擁自己的圓頂天文台(5米直徑Ash dome,也不排除是香港澳門大陸地區的第一人),2006年第一次踏足西藏,4年後便在西陲近克什米爾邊境5100海拔上建起當年全球第5高天文台,再1年後自己的遙控天文台也在當地建好。現在手上在規劃的有1.8米級國家級望遠鏡,私人的也有比304APO雙筒更大的在蘊釀中。
若要很簡單的回答你的問題,我會說你可以看看自己手上有什麼武器,便打什麼仗。到你要槍有槍要炮有炮時,就可以想打什麼仗,便在軍火庫中挑什麼武器。
不過精確一點的說,什麼DSLR會只有10秒曝光? 另外暴光這"暴"字你是長期用的,我們比較多用"曝光",有沒有特別意思?
cyrus 寫:我怕用dslr就不能否拍深空? 因為相機只有10秒暴光....
以過來人去看,不只一次的事例說明,你的鴻圖大略肯定超越很多同齡學生,但在未有自己團隊前,個人在細節上略多注重一下,應是你最高回報的投入,在西藏高原上有中港台三地人建的天文台,在那嚴峻環境下,所有細節都會被放大,可以是一顆縲絲沒上緊,一根電線接得不好,都會讓整個天文台系統運作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