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冷凍450D單反改裝測試

是次冷凍單反測試是受了機主funoooo所託,看看噪音和耗電量表現如何。
首先,拿上手造工屬於一般,強調實用性,不算精致產品。最好的地方是連接相機機身和風扇的部份,相當扎實!功能顯示屏幕,亮度不太平均。感應式按鈕不太敏感,很多時要多按幾次才有反應。我個人認為機械式按鈕較為可靠。
在測試時考慮到實際拍攝多數曝光都不會超過五分鐘,所以把曝光時間設定為五分鐘。根據說明書所言,上限製冷是環境溫度減28oC,測試時室溫約29oC,所以我把感應器的溫度設為1oC,把風扇的轉速調至最高,即10度,防露強度設為5。在測試過程中,由室溫29oC降至1oC大約需時六分鐘,而電流由起初的4.02A降至大約3.6A,而溫度控制也非常穩定,則介乎0.9至1.0oC。電流在整個過程中都保持約3.6A。電源是由變壓器提供,在未啟動製冷前,電壓為12.12V,電流則為0.06A,但當製冷啟動時,電壓則降至10.46V。測試時相對濕度為63%,並沒有發現結霜和霞氣,見圖。
我利用Photoshop的Histogram內的Luminosity亮度來量度平均暗場的亮度,發現噪音大大改善接近四級。作個比喻,開了冷凍的ISO1600表現接近沒有開冷凍ISO 100的噪音表現。這項表現十分理想,見下表。在終極測試中,我把冷凍溫度設為-2oC,超越了開發者的建議下限。發現冷凍系統未能達到-2oC,但也有-0.6oC,即29.6oC低於環境溫度,在這情況也沒有發現結霜和霞氣。 無疑冷凍單反在減低噪音方面效果顯著,但最大問題是耗電量。在高電流的情況下,電池的內阻會損耗一定程度的能量,如果想運作一晚六小時的拍攝,理論上要用上12x3.6x6=259Wh (12V 21.6Ah)的電池,肯定這是一個炸彈﹗不能帶上飛機!所以最好在有市電供應的地方才使用冷凍單反。
ISO 平均亮度(關掉冷凍) 亮度標准差(關掉冷凍) 平均亮度(開啟冷凍) 亮度標准差(開啟冷凍)
100 1.45 __________________ 0.57 _______________ 0.97 _______________ 0.26
200 2.24 __________________ 0.90 _______________ 1.00 _______________ 0.28
400 3.75 __________________ 1.46 _______________ 1.08 _______________ 0.37
800 6.80 __________________ 2.69 _______________ 1.33 _______________ 0.52
1600 10.09 ________________ 4.73 _______________ 2.12 _______________ 0.70
16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6 _______________ 0.67
*設定溫度:-2oC,實測溫度:-0.6oC,環境溫度:29oC,相對濕度63%
另外,我用自己的3.7x50000mAh=185Wh (12V 15.4Ah)鋰電池作測試,我的鋰電池在一般電流情況下如筆記本電腦、赤道儀和防露帶等都表現不錯。理論上它應能撐這個冷凍單反185/3.6/12=4.28h=5h17m,但實際的運作時間只有3h49m,即72%。顯示在高電流的情況下,電池的效能減了三成。如果真的要用上一晚六小時,相信要有291Wh,約300Wh即12V 25Ah的鋰電池了!另外,在使用鋰電池時,溫度控制未如用變壓器般穩定。前文提及,在使用變壓器時,溫度能控制於0.1oC內,但在使用鋰電池時,溫度控制有1.8-(-0.2)=2.0oC的波幅。
總結而言,如果能解決供電問題,冷凍單反是一個相當好的選擇。加上這部國產冷凍單反的改裝費只是$2600RMB(不包慮鏡),是韓國改裝的幾分之一。(韓國改裝費由US$950 - 1995包慮鏡)
http://www.centralds.net/cam/?page_id=5308
這是相當吸引的價錢!
首先,拿上手造工屬於一般,強調實用性,不算精致產品。最好的地方是連接相機機身和風扇的部份,相當扎實!功能顯示屏幕,亮度不太平均。感應式按鈕不太敏感,很多時要多按幾次才有反應。我個人認為機械式按鈕較為可靠。
在測試時考慮到實際拍攝多數曝光都不會超過五分鐘,所以把曝光時間設定為五分鐘。根據說明書所言,上限製冷是環境溫度減28oC,測試時室溫約29oC,所以我把感應器的溫度設為1oC,把風扇的轉速調至最高,即10度,防露強度設為5。在測試過程中,由室溫29oC降至1oC大約需時六分鐘,而電流由起初的4.02A降至大約3.6A,而溫度控制也非常穩定,則介乎0.9至1.0oC。電流在整個過程中都保持約3.6A。電源是由變壓器提供,在未啟動製冷前,電壓為12.12V,電流則為0.06A,但當製冷啟動時,電壓則降至10.46V。測試時相對濕度為63%,並沒有發現結霜和霞氣,見圖。
我利用Photoshop的Histogram內的Luminosity亮度來量度平均暗場的亮度,發現噪音大大改善接近四級。作個比喻,開了冷凍的ISO1600表現接近沒有開冷凍ISO 100的噪音表現。這項表現十分理想,見下表。在終極測試中,我把冷凍溫度設為-2oC,超越了開發者的建議下限。發現冷凍系統未能達到-2oC,但也有-0.6oC,即29.6oC低於環境溫度,在這情況也沒有發現結霜和霞氣。 無疑冷凍單反在減低噪音方面效果顯著,但最大問題是耗電量。在高電流的情況下,電池的內阻會損耗一定程度的能量,如果想運作一晚六小時的拍攝,理論上要用上12x3.6x6=259Wh (12V 21.6Ah)的電池,肯定這是一個炸彈﹗不能帶上飛機!所以最好在有市電供應的地方才使用冷凍單反。
ISO 平均亮度(關掉冷凍) 亮度標准差(關掉冷凍) 平均亮度(開啟冷凍) 亮度標准差(開啟冷凍)
100 1.45 __________________ 0.57 _______________ 0.97 _______________ 0.26
200 2.24 __________________ 0.90 _______________ 1.00 _______________ 0.28
400 3.75 __________________ 1.46 _______________ 1.08 _______________ 0.37
800 6.80 __________________ 2.69 _______________ 1.33 _______________ 0.52
1600 10.09 ________________ 4.73 _______________ 2.12 _______________ 0.70
16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6 _______________ 0.67
*設定溫度:-2oC,實測溫度:-0.6oC,環境溫度:29oC,相對濕度63%
另外,我用自己的3.7x50000mAh=185Wh (12V 15.4Ah)鋰電池作測試,我的鋰電池在一般電流情況下如筆記本電腦、赤道儀和防露帶等都表現不錯。理論上它應能撐這個冷凍單反185/3.6/12=4.28h=5h17m,但實際的運作時間只有3h49m,即72%。顯示在高電流的情況下,電池的效能減了三成。如果真的要用上一晚六小時,相信要有291Wh,約300Wh即12V 25Ah的鋰電池了!另外,在使用鋰電池時,溫度控制未如用變壓器般穩定。前文提及,在使用變壓器時,溫度能控制於0.1oC內,但在使用鋰電池時,溫度控制有1.8-(-0.2)=2.0oC的波幅。
總結而言,如果能解決供電問題,冷凍單反是一個相當好的選擇。加上這部國產冷凍單反的改裝費只是$2600RMB(不包慮鏡),是韓國改裝的幾分之一。(韓國改裝費由US$950 - 1995包慮鏡)
http://www.centralds.net/cam/?page_id=5308
這是相當吸引的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