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分享一張老舊的月偏食照

文章發表於 : 2010-06-13, 22:15
社長
剛在另帖子和sgr兄談起少年時,一些小鏡讓大家帶來無限滿足,相信也是不少天文愛好者的寫照。
viewtopic.php?f=10&t=18&start=20

從小學時愛上天文,之後磨鏡製鏡,一直要到15歲那年,才能有機會買到第一台正規天文望遠鏡,是二手的日本Astro製的LN赤道儀、76 f12消色差折射鏡。

近日天氣很不濟,在香港很多儀器半年來都沒開光,不如趁此機會分享用這台小鏡拍攝的一張老舊照片。這是1991年的一次月偏食拍的,當時當在唸大學,用做補習賺取的零用錢從日本Carton公司買了一個摩打回來,讓這台老鏡注入全新動力,特別是天文攝影方面。由於月偏食沒有月全食那麼珍貴,當日決定賭一下自己技巧,以整個過程去拍攝單一張照片 – 月偏食下勾劃出來的地影。

拍攝這張照片有幾項要求,

1. 因為拍攝期間不能作追蹤修正,所以赤道儀的極軸要對得很準,否則在拍攝期間月球會偏離視場,又或者會影響拍攝出來的地影形態。

2. 在太陽光的照射下,地影拖在地球後面,一直延展至月面上,它是一個存在但很虛無的東西,很難以赤道儀直接"追蹤",但因為地影是太陽光照射下的產物,所以赤道儀可以太陽速追蹤,讓月球慢速掃過地影,重疊曝光下勾劃出地影形態。若赤道儀沒有太陽速,就只能用最接近的恆星速了。

3. 要計算月球在相機內的移動路徑,以確保能完成整個拍攝過程不會偏離視場。在沒有天文軟件及處理圖像電腦的時代,只能以天文年曆及詳細星圖,配合望遠鏡加相機下的視場去規劃了。

4. 在菲林年代不能即時顯示結果,而每次月偏食的路徑及地球半影亮度都不一,也受天氣影響,曝光要拿揑準確及一致,否則破壞影像美感,甚至後悔莫及。

5. 天氣影響,實際上首個月面也受雲層影響而顯得較暗。

最後經過一翻精心計算及努力,也受到天氣影響,終於勉強完成任務,也算是我擁有這台望遠鏡廿多年來最滿意的一張照片。回想起來,拍攝完畢後,近二十年來再沒有第二次這樣的機會了。的確,生命中很多事情都沒有第二次機會的。

拍攝資料:Astro 76 f12消色差折射鏡、LN赤道儀、Carton馬達追蹤、Cosina單鏡反光機、直接焦點拍攝。

Copy of Scan981.JPG
Copy of Scan981.JPG (26.63 KiB) 被瀏覽 4969 次

Re: 分享一張老舊的月偏食照

文章發表於 : 2010-06-13, 22:49
Lewis
:sh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