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天文台行星月面攝影測試

上週入藏為自己的天文台加了行星月面攝影功能,即在300 f5牛頓反射鏡上,加了映美映DMK31相機及Televue 5x Powermate,合成焦距7500mm、光圈f25。
昨日首次遙控試拍,效果強差人意,結論是可行但有幾點要注意/解決:
- 秋冬時份日夜溫差大,圓頂及望遠鏡的熱平衡,有可能限制了高解像度發揮,春夏季的發揮會高些。另外昨晚九時後月高過中天後拍攝,不時斷有陣風影響,亦是影響視寧度因素之一。
- 晴天率高是一大優勢,若不追求最高解像度,可彌補香港不足,紀錄或廣播實時天象。畢竟,看不見或看得見,就決定了能否觀測,解決了生存權才可談解像度高低。
- 拍攝時調焦、瞄準都是以遠端桌面方式人手控制,工作效率受制於網速,由啟動天文台至拍第一段錄像,需時十多分鐘以上,但仍比人手在香港架儀器快,亦可更舒適地安座辦公室操作。
- 由於檔案很大,只能用台內電腦疊加,傳回圖片,勝在疊加過程時,天文台又可回復拍攝深空功能,multi-tasking並不礙事。正如昨晚拍到11時後便改拍深空,兩鏡多用。
先上數張爛圖,大既香港用80小鏡都會拍得更好,但作為開光測試,至少證明現在能用這天文台拍行星月面,日後優化硬件,及視寧度配合下,對一些能接受較大視場及低解像度的觀測項目,仍有一定可為。
昨日首次遙控試拍,效果強差人意,結論是可行但有幾點要注意/解決:
- 秋冬時份日夜溫差大,圓頂及望遠鏡的熱平衡,有可能限制了高解像度發揮,春夏季的發揮會高些。另外昨晚九時後月高過中天後拍攝,不時斷有陣風影響,亦是影響視寧度因素之一。
- 晴天率高是一大優勢,若不追求最高解像度,可彌補香港不足,紀錄或廣播實時天象。畢竟,看不見或看得見,就決定了能否觀測,解決了生存權才可談解像度高低。
- 拍攝時調焦、瞄準都是以遠端桌面方式人手控制,工作效率受制於網速,由啟動天文台至拍第一段錄像,需時十多分鐘以上,但仍比人手在香港架儀器快,亦可更舒適地安座辦公室操作。
- 由於檔案很大,只能用台內電腦疊加,傳回圖片,勝在疊加過程時,天文台又可回復拍攝深空功能,multi-tasking並不礙事。正如昨晚拍到11時後便改拍深空,兩鏡多用。
先上數張爛圖,大既香港用80小鏡都會拍得更好,但作為開光測試,至少證明現在能用這天文台拍行星月面,日後優化硬件,及視寧度配合下,對一些能接受較大視場及低解像度的觀測項目,仍有一定可為。